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柯莲珠

  摘 要: 目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渗透的重要性,并且分析总结出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从四个方面去渗透文化意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美国的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著作《语言》(Language)这本书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揭示了该民族文化的内涵。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却忽略了文化背景的知识教育。近年的高考英语命题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是不断增加的,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的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重要而且是非常的必要。
  一、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适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认为是交际。既然语言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犹如汪洋大海,那么哪些内容和项目必须放在外语教学中呢?对于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系统的条理化的阐述和分类。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要面临选择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Stern指出文化教学内容须包括六个方面:地理知识(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个人生活方式(异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价值、所作所为等);目的语国家的人民和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种族偏见、竞争、斗争等);历史知识(英美历史,包括语言史);各种制度(政府体制、教育体制、社会福利、经济制度、军事、警察、宗教制度、政治团体、媒体等);艺术、音乐、文化与其他成就文化(Stern,1992)。
  陈光磊(1992)认为我们应该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考虑文化导入的问题。同语义相关的文化,包括以下几项: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等。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导入方面有:称呼、招呼;问候、道谢;答谢、敬语;歉词、告别语等。
  束定芳等人认为文化教学内容应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其理论依据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组织结构的影响(束定芳、庄智象,1996:149)。
  左焕琪将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分为八个方面:地理概括;重大历史事件;行为的文化类型――包括饮食、购物、文体活动等;社会生活特点――包括阶级与阶层、就业、工作场所规定、婚姻、妇女地位、服饰与主要社交礼节等;各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的意义;民族、政府机构、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基本特点;文学、艺术、音乐及建筑特点;以上各项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左焕琪,2002)。
  黄远振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特点,觉得把文化教学的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比较合适,认为这样的划分对中学文化教学项目的选择与决定有很大的实践意义(黄远振,2003)。
  吕筠则提出文化导入应有四个层面:观念文化、知识文化、词语文化和非语言形式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结构的最深层次,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障碍。知识文化指的是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教等背景知识。词语一般具有三种意义:词汇意义、结构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最难掌握,因为它牵涉到社会经验、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问题。非语言形式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文化中有些相同的非语言行为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而有些不同的非语言行为却表示相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吕筠,2006)。
  笔者根据文化的内涵和前人的研究,认为应把文化教学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计较合适,因为这样的划分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内容的归类,且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师生了解文化的内涵,重视影响交际的因素和选择相关的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而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结果造成学生只能机械模仿,甚至只会背诵,不顾及交际的场合,并由此引起误解或落下笑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笔者也进行了尝试。
  1.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文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与相应的外国社会知识进行对比,是社会文化知识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交际能力,使得知识、态度与技能三结合,全面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外语教材主要是为语言教学编写的,但是它们都包含丰富的外国社会文化知识,通过比较它们与本国文化的异同,学生既可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又可加深对外语的理解。例如:
  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进行具体的中外文化对比。
  ②在学习外国社会习俗时,可与中国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进行对比。
  ③内容为节日的课文,可要求学生将中外节假日(如圣诞节与中国新年等)作比较。
  ④学习有关家庭的课文,可将比较国内外家庭结构的异同与家庭变化相结合。
  2.文化差异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同时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些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如在学“colour”系列单词时,笔者比较了“white”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不同含义: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却意味着“疾病”、“死亡”。“green”在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monster,green-eyed中都表示“嫉妒”。绿色在英语中还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如:You are expecting too much of him.He is still green,you know.习语 a green old age,其中的绿色喻指“生机;活力;精力充沛”。还比如说“blue”在英语中蓝色经常表示不快、忧郁的情绪,有in a blue mood,have the blues,blue Monday,蓝色还可用来表示社会地位、有权势或者出身贵族或王族。如:He’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含有与蓝色有关的习语也有许多。如:true blue(对一个人或者组织忠心),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两难),blue in face((因极度地气愤而)脸色发紫的),blue milk(掺水的牛奶)等。此外,还可以还列举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Brown布朗(棕色),Green格林(绿色)等。通过比较和补充这些知识,可让学生掌握一点颜色词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减少学生因为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理解错误。再如学习 peasant(农民)一词,如果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会不高兴。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 peasant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没有多少文化的人”。真正的农民在西方称为 farmer。再如中国夫妻在介绍对方时常说:这是我的爱人。直译为英语是:This is my lover.单词 lover 在英语中的含义是“相爱的人”或“情人”,它只有感情的含义却没有法律的内涵,使用不当则会引起误会。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直接阐释法,向学生讲明其中的意义和区别,让他们准确理解蕴涵的文化意义。

  3.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化差异。
  教师应选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例如:有一篇阅读是关于西方人的年龄跨度问题,其中有一句:Alice said:“It makes me angry when people say:Granny,you look younger for your age.”有关问题是:The reason why Alice got angry was that ?摇?摇?摇.正确答案是:She hates being thought old.有些学生不理解。其实这里有两个错误,一个是不能称西方老太太为“granny ”,而应直呼其名“Alice ”;第二个错误,西方女人对年龄问题很敏感,即使60、70岁的老人也不认为自己老,自然不喜欢别人称她老。可见,影响阅读能力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做题技巧,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因为文化包含着很多历史、宗教等知识。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外国历史、风俗、最新科技等文化知识,使他们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
  4.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之间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介绍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校开运动会或中国举办大学生运动会时,可让学生收集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单词:Olympic Games(奥运会),tennis(网球),football(足球),basketball(篮球)等。又如夏天学生买饮料、冷饮,可让学生知道英语国家中常见的饮料和食品:Pepsi cola(百事可乐),ice-cream(冰淇淋),coffee(咖啡),hamburger(汉堡),sandwich(三明治),hot-dog(热狗)等。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接触到了自由女神像,就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美国(USA)的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中国(China)的the Great Wall(长城),英国(England)的Big Ben(大本钟),悉尼(Sydney)的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等。
  正是通过这一点一滴地渗透目的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学生才能逐渐感受到一点一点的Culture Shock,才可以逐渐接受这两种文化的异同,培养起跨文化意识,才能够逐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合理的交际。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必要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一些文化习俗,让学生多一只眼睛看世界,能增长学生的见识。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平台。
  
  参考文献:
  [1]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Pride,J.B.&Holmes,J.eds.Sociolinguistics.
  [2]Stern,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范玲玲.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7).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6]李春燕.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教育与研究,2005,(11).
  [7]吕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A].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8]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龙岩师专学报,1998.9,VOL16,(3).
  [9]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
  [10]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95,(1).
  [1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