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术语英译的跨文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 玲 马 勤

  摘 要: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医术语特点的分析,旨在说明中医术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不仅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共时交际过程,而且是一个古今中国文化的历时交际过程。中医国际化翻译除了应有国际化的标准之外,也不应忽视中国文化这一根本标准。
  关键词: 中医术语 英译 跨文化
  中医是中国古代除了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以外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无数医者的实践经验,也积淀了古代中国的哲学观。中医语言如同中医理论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流派,因此对于中医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若要将这一过程进一步上升到英译的高度,那么对于其语言的理解则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并在的双重跨文化交际过程。
  近些年来对于中医的英译的研究日趋频繁,相关的文章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从1981―2010年的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查询“中医”和“翻译”关键词得到的文章有570条相关记录,其中仅2010年前九个月就有58条之多。另外,相关的硕士论文记录22条,博士论文1条。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翻译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但是在关注中医翻译的同时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是否被考虑过呢?在检索过程中发现,近几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但是中国文化是中医英译标准化里不可忽视一个根本标准。中医文化在语言的体现上有以下的特点。
  1.中医语言的主要特点
  中医语言突出的特征是明确的特定词汇不能表示确定的概念,它往往是多变的,有以下特点。
  1.1抽象性
  总的来说,中医理论的抽象性引起了中医语言的抽象性。人们总有一种含糊的感觉。尽管对于“阴阳”、“五行”有很多的解释,但是想起来还是很抽象。它们形成于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都指那些来源于“气”的东西。“气”虽被认为是一种物质,但事实上却难以感觉得到。其实现代医学与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的概念和含义就不完全相同。五脏在中医学中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概念。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不难看出其抽象性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1.2医学与哲学的结合
  中医体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最初都是古代中国的哲学概念,后来被用到中医体系中来解释人体、疾病等。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统一在语言的表达上尤为突出。很多哲学中的表达方式被直接借用到中医表达中,这样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的语言,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哲学概念的内涵而使中医语言的模糊和歧义性更加明显。当然,对于医学信息的传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修辞性语言
  古代医药文献是用古文写的,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如有诗歌、诵歌,很多在文学上也是经典的。在医学作品中像夸张、比喻(特别是暗喻),一些排比整齐的句子和四字成语都是常见的。这一点似乎与现代的科技性文章的特点是相悖的。但事实上,有了这些文学味浓厚的表达,中医语言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更加形象、易懂。例如:在嵇康的《养生论》中有“涣然流离”、“植发冲冠”等四字表达。四字表达是中文与西文的俗语表达不同之处。它形式简洁,含义丰富,在结构上也很工整。“涣然流离”指的是“汗液流淌不止”,“涣然”指“水盛貌”,“流离”则犹“淋漓”,指“沾湿,流滴”。“植发冲冠”形容的是“盛怒之状”,“植发”指“头发直立”。简单四个字表现的却是丰富的内涵,这是中医英译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点。
  类似的修辞性语言在中医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效如桴鼓”、“屡试不爽”等,使得中医典籍不仅有了医学价值,而且有了文学品位。
  1.3概括性
  中医语言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具有概括性。中医理论体系早在汉代甚至更早就确立了。那时没有实验科学,所以医生仅有通过自己的猜测和直接望、闻、问、切获得的信息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通常都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一些概括性的说明和总结。例如:在西医中体温可以通过测定用不同的数据来表明,39℃是高烧,37℃是正常体温等。而在中医往往会用“热”来表述发烧。“壮热(higher fever)”、“低热(low fever)”、“潮热(hectic fever)”及“身热不扬(recessive fever)”这些概念所表达的症状是概括的,与西医数据的定性也有很大区别。
  1.4歧义性
  近年来,中医概念的歧义性也引起了普遍关注。因为中医概念是医哲交融的产物,它灵活而且多变,在中医语言中也体现了出来。
  在《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由于古代缺少断句符号,对这句话理解的歧义性也就随之产生。根据李照国先生(1998:27)的理解,可以有以下四种理解方式:
  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2)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4)(以)知(为)不知,上;(以)不知(为)知,病。
  这样的歧义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也使得中医典籍的理解多样而又难以捉摸。
  1.5模糊性
  在传统的中医概念中,具体多于抽象。但是由于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很多本身相对具体的概念变得模糊不可辨起来。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个表达中,“表里”就是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它与平时所说的外表和内里有本质的区别。心和小肠不可能是外与内的关系,所以哪里算是“表”,哪里又是“里”,不能够用真正的方位来确定下来。
  2.中医术语英译的跨文化讨论
  在了解的中医概念与中医语言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国际化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古至今、由中国及外国的过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中医观念、理论、方法,又要将之传播出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对于中医英译来说,这个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双重的跨文化和跨语言活动―那就是要从中医文化到现代中国文化继而到西方文化,从中医语言(尤其是医古文)到现代汉语再到英语。由于中国的文化属于东方文化,它更多地强调综合性。中国人有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辩证统一的认知,而西方人更多地注重细节和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的考虑。所以,中医文化及其语言中的模糊性就使得很多西方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2.1历时的跨文化
  对于译者来说,完全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理解医古文中蕴藏的深层含义,那要进行准确翻译就是水中捞月了。对于原文的忠实是任何翻译要做到的第一步。如果源语相当模糊,那么对于译者来说目标语的准确选择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例如,如果将中医中的“生气”理解成“发怒”,翻译成“to get angry”,就会贻笑大方了。事实上,中医上的“生气”就是指“生命或生命力”,即“life or life force”。这在中西方文化中没有什么冲突,但是古今文化的差异去大大影响了翻译的准确度。又如中医有“带下医”,如果今人理解成“裙带底下的医生”必然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它只不过是“妇科医生”的古代表述罢了。又如,在针灸中“水分”是一个“穴位”,而绝非“含水量”的表述。
  2.2共时的跨文化
  在克服了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理解和交际障碍的基础上,中医英译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共时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词汇上的文化差异、句法上的文化差异都会影响到中医内涵的准确传达。即便撇开这些差异,真正思想上的差异也是无法轻易跨越的。“五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其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我们将其直接翻译成“five elements”的时候,其丰富内涵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我们也会用“The five elements refer to wood,fire,earth,metal,and water and their motions.”这样的话来进行解释。但是传统文化中透出的哲学、风水、万物对应性哪怕用再多的语言也不能表述完整。这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化渗透。也许这正是中医英译最为困难的地方。
  2007年,WHO亚太西区颁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也制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为推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然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有一个标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中华文化。中医撒播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萌芽在中国文化的进步中,扎根在现代文化的土壤中,也必将成为中华文化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医走向国际之时,中国文化的标准毫无争议地应成为中医英译的一个最根本的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程玲.模糊语言之于中医英译标准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70-71.
  [2]李虹.中医语言的特点及其对中医英语表的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69-71.
  [3]李照国.中医翻译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1992,(4):64-67.
  [4]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5]李照国,李萧红.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6]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7]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8]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0sk255)《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医术语英译方法和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