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话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海棠
摘 要: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话教学。本篇教学心得主要是从和谐、深刻两点来阐述对对话教学的思考。和谐与深刻是对话教学的双翼,和谐是对话的润滑剂,深刻是对话的成长素。对话只有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学习的需求、实现师生的心灵交融才能达到和谐;同时,也只有让学生认知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走向开阔、让学生能力走向丰富的对话才是深刻的。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和谐 深刻
对话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而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和谐与深刻是对话教学的双翼,即惟有做到和谐、深刻,方能真正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方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和谐:对话的润滑剂
和谐是对话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要实现对话的和谐,不仅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更主要的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和谐,对话要把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但需确定青少年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一种是在指导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要保证对话教学的和谐实施,教师必须清楚地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留心观察、作业情况、过去成绩等,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建立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成长档案。每一课时的学习都要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动机意志差异,为课堂上每次对话预设好相关的学生名单。这样,每次对话都能贴近学生现有水平,都能为实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奠定基础。这样的对话,让参与者有话可说,且对话之后,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对话教学的效率,有力地保障了对话教学的和谐实施。
2.和谐,对话要贴近学生学习的需求
对话教学的问题预设,常常是教师备课时生成的。实践证明,老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预习时出现的问题是不完全一致的。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读文本、看参考、想学生,而且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这样把学生想解决的问题拿来对话,学生对话的兴趣会更浓厚,对起话来会更和谐自然。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而必要的点拨。特别是在对话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话题。这些意外的话题,大多是老师课前未曾预设的,也与当时的对话的主题相距甚远。此时,教师应顺水推舟,或予点拨,或予组织讨论,从而让意外话题有个精彩对接。这样,既能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又能使学生从讨论探究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保证对话教学的和谐实施。
3.和谐,对话要实现师生心灵交融。
当代对话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对话,既是语言上的,又是心理上的。在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对话的方法方式。当然,对话是一种语言和人际交流的行为,重视对话的方法方式是必要的。但在重视的同时,对话教学还应倡导师生之间有一个心理上的对话。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应是相融的。心理对话,可使师生双方在认知上产生“共振”,加深思想情感的联系与信赖,从而追求一致的教学目标。一个眼神,学生领悟的是老师的热情期待;一句话语,学生感悟的是老师真诚的鼓励;一阵嗫嚅,老师明白的是学生无法对话的心语;一个低头,老师知道的是学生对失语的胆怯。总之,在对话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的碰撞、会聚、融合,是新知生成和构建的前提,是有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师生双方在语言对话的同时,心理上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实现师生心灵交融的对话,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进步,而且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二、深刻:对话的成长素
深刻性是对话教学生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避免单一、肤浅的对话。在立足文本的前提下,要超越文本,充分挖掘文本多元化的潜质,使学生不仅有所得,而且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对话教学中,如果基本知识内容没有深化内化,方法规律没有把握理解,那么,要求学生去解决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话教学应注意对话的深刻性。
1.深刻,让学生认知走向深入。
课堂对话,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对话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挖掘话题的潜在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力求避免对话在一个平面滑行。
《月迹》教学片断:
老师板书:赏月――( )――( )――( )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根据内容,用两个字把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学生很快得出第二环节是“得月”,第三环节是“守月”,而最后一个环节该是什么呢?学生争执不下。)
生1:失月。
师:你为什么用“失月”来概括呢?
生1:与前面的“得月”对应,他后面又失去了月亮,这样就显得――前后照应。
师:你很会想问题,懂得前后照应。(追问)再想想,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1:老师,我觉得还应是“弃月”。“失月”好象是被迫的,“弃月”是他主动的选择,是他经过痛苦思考后作出的果断抉择。
师:你太棒了!能站在主人公的立场,结合自己的体验作出回答。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2:我认为应该是“还月”。
师:为什么会这样想呢?请你解释一下。
生3:他将一个本来不属于自己,只属于天空与大家的月亮,重新还给了天空与大家。
(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说得真好!这是一种回归,是主人公真正觉悟了:月亮只属于天空与大家。
……
在这个教学片断的对话中,老师是一个倾听者、追问者、评价者。老师没有急于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不断追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
2.深刻,让学生思维走向开阔。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课堂对话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应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窗》教学片断:
师说:“小说结局中浓浓的悲情、淡淡的伤感,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呢?究竟谁是悲剧的制造者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1:当然是不靠近窗口的病人。他自私心膨胀,以一睹窗外风景的一己之私而见死不救。恶人自有恶报,最终他看到的不是美丽如画的风景而是光光秃的墙。作者对他予以了辛辣地讽刺。
生2: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是谁激起了不靠近窗口的病人内心的私欲呢?本来,他们两人关系融洽。但正是靠近窗口的病人过分地对“假风景”的描绘、“假故事”的描述,才导致不靠近窗口的病人产生非分之想。美丽的谎言才是悲剧之源。因此,我认为,真正的悲剧制造者是靠近窗口的病人。
(掌声四起,夹杂着吁声)
师:说得很有见地,谁还有独到见解?
生3:我认为医生、护士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小说中说两位病人的“病情都很严重”,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大家注意,正是医生、护士的粗心和不公,导致了两位病人视野的迥异,最终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师:大家的探究很全面、深刻,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悲剧的制造者,真是个个不同凡响。那么,怎样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呢?
(学生活跃,纷纷要求发言。)
生1:做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正是靠近窗口的病人每天绘声绘色的谈吐,不靠近窗口的病人才“看到”了外面的风景,知道了外面的故事。如果他持有感恩之心,就不会做出违心之举。
生2:人要学会自我克制。假如我是不靠近窗口的病人的话,在长时间听了病友的描述后,也会产生非分之想。(掌声)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克制,把错误的念头消灭于萌芽之初。
生3:人,绝不能见死不救。即使与人有仇,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也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
这个教学片断的对话,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想象能力、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舞台。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认知的高度,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开阔。
3.深刻,让学生能力走向丰富。
叶圣陶先生曾对教材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样,通过对话,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吸纳与重新构建,来发展丰富学生的语文能力。
《春》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用词、修辞、含义等多角度地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1:抚摸过。
师:请你说说在什么时候?还记得是什么感觉吗?
生1:一次我肚子痛,妈妈就用手轻轻地揉我的肚子。当时感觉舒服、温馨。不久,肚子就不痛了。
师:妈妈的手真温柔!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你同意吗?
生1:当然不同意。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
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读这句话,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
(生1读得声情并茂)
生2:语句还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花香、鸟语、牧笛的描写,烘托了春风柔和宜人的特点。
师:请你模仿这句话,写一段话从侧面描写春花,可以吗?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通过对话,老师引导学生思、读、写,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
总之,和谐,让对话更流畅自由;深刻,让对话更雄浑厚实。当和谐与深刻成为对话教学的双翼时,对话教学定会成为新课改的生力军,给新课改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