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普通化学(交通运输方向)教学的若干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适应专业发展需求,我校从今年起首次在交通运输类专业开设普通化学课程。基于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笔者对普通化学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本文阐述了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探索了“学生讲堂”、“五分钟汇报预习”、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课后分享与反馈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出了课堂课后作业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普通化学;交通运输;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105-02
   普通化学是针对具有化学基础知识需求的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我校普通化学的授课对象包括材料学院的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专业及土木建筑学院的给排水、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近年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结合专业特点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除了材料类、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会继续普通化学的课程之外,绝大多数本科生和化学不再有交集,他们的化学知识主要源于中学阶段的积累。鉴于此,对于首次开设普通化学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来说,势必会有一定的抵触畏难心理。笔者认为课程涉及的化学知识不能过于基础理论化,不能让学生感觉化学遥不可及,致使课上云里雾里,效率低下。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讲授之前,“前言”是至关重要的。轮轨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节能储能材料的开发、动力燃料的高效利用、新一代分子控制系统的研制、微机械部件的腐蚀磨损、液气的储存与运输等,都是与铁道运输类专业知识及应用密切相关的。
  二、思考及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1.尝试“学生讲堂”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台下认真做笔记。然而近年来,互换角色的教学思路逐渐受到重视[1]。笔者尝试将八分之一的学时(六个学时)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讲授者,而老师转变为听众身份,参与交流讨论。笔者并不限制学生要在某一周或者某节课向大家呈现他们的“作品”(老师讲课时未涉及或者涉入不深却又值得讨论的、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的知识或者话题等),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组内成员自行讨论并确定各自分工,包括搜集话题、查阅资料、制作PPT、汇报演讲等。
  2.尝试“五分钟汇报预习”模式。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没有什么概念,仅仅是依赖老师上课讲解来带动。再加上化学知识比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抽象,因此不预习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化学课上感到非常吃力、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进而迫使老师放慢讲课速度、延长对某个或者某几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久而久之严重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2]。
  3.思考“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科学结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传统的“板书教学”;“一张嘴一支激光笔一块幕布”,是如今的某些“多媒体教学”。在时间优化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无须浪费时间现场书写粉笔字,仅仅需要的是几次按键,即可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幕布上;在内容表达方面,“多媒体教学”亦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改变文字的颜色、字号及出场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分区分块及重点与否;通过静态动态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直观地阐述过去难以表达的课程内容(如同分异构体的构成、电化学原理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据了解,如今很多课堂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板书教学”,转变成为纯粹的“多媒体教学”。笔者认为,过度地运用多媒体,会让老師和学生产生依赖,不利于教学发展。例如,为了讲透知识点,老师会引入例题进行讲解。如果仅仅盯着幕布,老师只是说,学生只是听,很容易导致“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在例题讲解时,笔者时常选择与学生“一起”解题。学生们在课堂上备有课堂笔记本和习题本,邀请一两名学生上讲台与老师一同演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体会,使其跟上老师的思路,同时也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各有其利弊,应将两者科学结合,方能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4.课后分享与反馈。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的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社会来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笔者与学生建立起微信群或QQ群关系,老师与学生均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盘、微博、微信、QQ等方式分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3]。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对某一部分的化学知识理解不透彻而产生疑问的话,也可以通过邮件、微信等形式与化学教师沟通,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也得到了扩展。
  三、思考及探索多样化考核方式
  1.课堂作业兼考勤。考勤是最基本的考核方式,然而传统的“点名考勤法”既浪费时间,又收效甚微。考勤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迟到早退等情况。笔者尝试“课堂作业”式的考勤,即让学生们将写有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的课堂作业上交,一是为了提高考勤的准确率,二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如果发现课堂作业情况不佳,立即查明原因(讲解不够深入透彻、讲课速度较快等),完善教学思路。
  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及课后学习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课后作业布置的次数无须过多,否则易造成学生抵触畏难心理,但作业质量必须得抓,对于打印作业、抄袭作业、跳步骤答题等行为从严处理。例如,所选教材第二章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相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等),跳步骤是无法完成的;焓、焓变、熵、熵变等的符号表达,需要长期书写才能熟练掌握各种上标、下标的表达,必须杜绝打印作业所导致的“一看就懂、一写就错”的情况。
  此外,笔者采取课后作业“N-1”选做的方式,即布置N道课后习题(N≥4),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中的“N-1”题作为课后作业题,一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二是为了减少作业抄袭情况的发生。
  3.“学生讲堂”之同行评议。基于上面所提及的“学生讲堂”,老师仅参与课堂交流而不评分,让六个小组之间就选题内容、PPT制作、汇报讲解、答疑等方面进行互相评分。将各个小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按考核分数比例进行折算。在各个小组内也通过无记名互评,最终得出班级每名学生在“学生讲堂”考核环节的情况。
  四、结语
  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社会对于相关专业领域人才的化学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校的发展规划来看,将普通化学课程首次纳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中,是对交通运输学院学生的化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极大重视,也是各大交通类院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江慧,胡玉娟,吴迪.大学《Photoshop图像处理》公选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31(20):204-205.
  [2]陈曦,刘永鑫,李欣荣.基础有机化学教改实践中的若干理论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17):150-151.
  [3]刘永鑫,陈曦,宋凌霄,等.高校教学中的互联网思维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7,8(15):99-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