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理教学障碍性研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斌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就是要通过自然联系生活,将学生引导到物理环境的探究活动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学习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以尊重事实、维护真理的科学素养。
  一
  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生凭借一颗好奇的心态,确有将物理学好的欲望,但经一学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种求知欲将会随着“抽象”、“空洞”、“难学”等念头的滋生而逐渐衰退。是何种原因所致?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归纳如下。
  (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实验和课后社会实践活动。
  鉴于办学条件、设备陈旧、仪器缺乏、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等诸方面因素影响,有些教师嫌做实验太麻烦又费时,而且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态活动较难调控,各种料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不能”达到知识传播的短、频、快的效果,错误地认为不做实验的危害好像也并未在考卷上有多少体现,于是就不负责任地把书本上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改成了黑板上讲实验,然后针对考试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动手、动脑与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学生囫囵吞枣,不能举一反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实验能排除学生对各种可疑问题的猜疑,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如做不到这一点,恰恰犯了物理教学的大忌,那些不合事实、凭空臆造、想当然的成分因素便会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当中。
  (二)学生课业负担重。
  目前应试教育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各校虽大张旗鼓地高呼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言行与实际相违背,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相当严重。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布置多、滥、杂,学生、教师均无暇顾及科学探究活动,在沉重作业包袱的背后更无法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起来,这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制约因素。
  (三)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研究不够。
  教师往往把“笨”、“学习不用功”等莫须有的罪名冠在学生头上。其实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很多,诸如上面所述现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另外教师本身在教学问题情景的引入,教学方法的得体,现象、问题的探究与探究方法的应用,学生好奇心的激发、求知欲的调动,学生猜疑如何消除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思与反思。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否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手段是否符合或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我们的授知范围是否符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大纲精神?一步登天、盲目求难、不分层次、统一要求的做法使部分学困生在逆境中丧失了求学上进的意志。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有效配合,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有些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便万事大吉,孩子的学习完全是老师的事情,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条件较好的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少让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使他们缺乏生活的体验,对来自于生活方面的物理模型了解甚少,缺少基本的物理、生活常识,基本不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家庭、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缺少了这个课堂的启蒙教育,便会失去后续教育的营养。
  二
  若想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科实验教学。
  条件限制、设备陈旧为客观因素,主动地挖掘现有器材的实验功能,积极围绕课本教学资源,自制一些简单的且又能解决问题的基本实验器材,进行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主动探究活动,营造出师生双边互动的积极氛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通过实验能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消除质疑和困惑,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习兴趣,真正认识到物理教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创新和发明来源于实验。培养基本的理论研究素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是学好物理的一大法宝。当然我们有责任向学校领导积极反映,逐步增加实验教学研究经费,扩大实验教学的阵地。
  (二)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繁重的书面作业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书面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自由发挥。作业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克服教学弊端。教师精选适量的课外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根据要求进行探究活动。但过量的作业,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导致学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冲动,付出很多但收获甚少,学生的学业成就多半是后天的学习和钻研过程中的收获。无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作保障,怎样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过程,充分研究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帮助学生进步提高。
  课余时间我常与同学们交流谈心,为数不少的学生反映,老师是影响他们对一门学科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某些常遭到老师恶意批评的学生,几乎都会对这位老师所担任的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就使得这位学生在这门功课的学习上缺乏对老师的情感因素,往往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潜在行为。初中学生,就其生理特征而言,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情绪易产生波动,注意力易产生转移,这是由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另外,当今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受不得批评。如果是耐心的有效批评,或许能受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多次无端的批评或指责,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性,这些方面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从教学活动中逐步完善和健全自身的心理状态。
  就物理学科而言,刚开始,学生是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环境的,觉得物理有趣,但由于物理本身较为抽象,且理论性强,逻辑性也较为严密,久而久之不免会产生难学受挫的念头,这时教师自身也应扮演知难而上的角色。在教学的方法上,应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逐步改进和完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攻克难关。在教学手段上,应积极根据授课内容,提供物理模型,将理性的认识转化为直觉感知认识。比如帮助学生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找出规律等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例题的选择和作业的布置上,应采取同类兼容,即习题和所讲例题的类型尽可能相似,或有所改变,本着“攀一攀,即能上”的原则;对少数或个别学困生,更应耐心辅导,手把手地帮助他寻找问题的原因,利用教具、模型帮助他们理解相关问题,甚至对习题中的字、词、句都得逐一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使他们真正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这里仍需强调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切忌讽刺挖苦。对于部分学生所提出的浅层次的问题,我们都得耐心答复,切切不能感到烦躁,耐心和诚信的教学态度也是教学成功重要的一方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