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高中作文教学摭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海新

  摘 要: 作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语文界在新课程改革中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虽然高中教材在作文教学上有所改进,但要真正扭转作文教学中的误区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作文教学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囿于旧教材的体系,依附于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初高中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模式。目前需要的是反思――反思教学中存在的得失;需要的是探索――探索我们未曾走的路。
  一、路在何方――中学生作文与作文教学的现状思索
  1.写作目的过于功利性。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试题与命题趋向实际已经成了作文教学的“圣经”。这种极强的功利性甚至波及初中的作文教学。现在初中、高中的话题作文,慢慢淡化了文体,以及专项训练,直接造成学生作文的“四不像”,即既不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又不像散文,严重损害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序列性,导致了十分恶劣的后果。
  2.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自定一个平均分,认为这样有利于批改、便于讲评,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内容上紧跟高考题,高考考什么样的作文就练什么作文;形式上要求四平八稳;主题上要求“放之四海皆准”,以便在高考指挥棒下以不失分为原则,不要求新求异,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作文批改未落到实处。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老说出了一个道理:教于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授之以渔是关键,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条原则。教为不教,不教的前提是教,而且必须教好。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方法无创意,命题无新意,评改没落到实处,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来说,写好一篇作文远没有做一道数学题来得快,写作中的功利性、不为写作而写作,而为高分而写作,最终导致高分低能。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部分学生成天埋头于数、理、化、英题海中,无暇欣赏中外名著,阅读面狭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起文章来,语言干巴,内容空洞,只是简单地罗列、堆积素材,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果写作训练不从平时抓是不行的,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柳暗花明――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上下求索――开放式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教学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协调学科关系,搞好教学指导和评价工作,提高教师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教学行政部门要建立一整套作文教学指导、评价机制,同时各学校和教师也要拓宽思路,广开门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社会实践时间。
  2.高度重视生活和知识的积累。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章的语言如同人的肌肤与衣饰”,“是给读者第一印象的东西”。语言是文章内容的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作家赖以表现其对生活的认识、领悟和评价的媒介。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构思,完美的布局,无不依赖语言来完成,因此,文章语言的优劣,不仅决定文章价值层次的高低,而且决定文章的成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去激发,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竞赛,等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行动,锻炼能力,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时代的发展。
  叶圣陶曾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作文题目总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判断,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告诉学生只有激情之手,才能写出富有激情的篇章。
  (3)利用文本,增加阅读量,强化创新思维。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启智慧之眼,开智慧之窗。”这就是说人一生书读得越多,知识容量也就越大,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也就越高。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开展竞赛活动,课外阅读就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4)学习中日积月累,内化语言文字。
  重视基础知识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古人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明了锻炼积累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创造一些条件,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苏东坡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层面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同时还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训练统一起来,如仿写就是不错的途径。譬如,学完《滕王阁序》,可以让学生仿写第一自然段。当然,模仿只是起步,创新才是终点。此外,改写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可以通过“反弹琵琶”、“正话反说”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等等。
  3.作文教学要有计划性,训练要有序列性,批改要多样化。
  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地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就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
  在评改这个环节中,教师评改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变教师评改为师生共评、生生互评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在相互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取长补短。教师应多从宏观上去把握、调控、引导,多做评选、启发、鼓劲工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学生的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与创作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其各个环节,扎实各个教学任务,力求实效,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就一定能使写作教学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