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篇教学法在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琳

  摘 要: 由于部分教师对泛读课程的不准确理解,造成了泛读课程教学过于精、过于散,从而影响了泛读教学效果。本文重申了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目标,并介绍了语篇教学法的理论及其在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的应用。希望语篇教学法能够不断地完善泛读课程教学。
  关键词: 语篇教学法 泛读课程教学 应用
  
  1.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由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得知,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一般是在大学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本教学大纲对阅读的教学要求规定如下:入学时,能以每分钟60个单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人物传记、故事、科普短文等,理解正确率达到70%;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第二学期时,能阅读难度相当于Thirty-Nine Steeps(简写本)的浅显材料及Reader’s Digest,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120个单词,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情节或论点。第四学期时,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阅读速度为每分种120―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1]。由以上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得知,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泛读旨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提炼观点及中心思想。
  2.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课,笔者发现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归纳起来如下。
  2.1过于“精”
  通过听课以及学生反馈的意见,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授泛读课的时候首先讲解课文的生词,由于泛读的文章一般篇幅较长,生词量较大,因而,教师往往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词汇。不仅解释生词的汉语意思,甚至举例说明某些词的具体用法。这一教法误导了学生,很多学生会认为,泛读课上学到的生词也要花时间去背,因而,学生课下没有进行大量阅读,反而整天记忆单词。讲解完生词之后,教师紧接着就讲解课文,对文章的短语、句子、段落进行细致解析。
  总之,泛读教学常犯的错误就是过分注重词汇、语言点的讲解,忽视了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究其原因,有些教师对“泛读”这一概念不够清晰。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广泛、大量、快速作为泛读的特征是不可分割的。无快速便无大量,无大量便无广泛[2]。阅读的这三个特征要求我们不能够像精读一样去教学,否则,就会影响阅读速度与技巧的提高,达不到泛读的教学目标。
  2.2过于“散”
  很多教师的教学是由词汇,到短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到语篇,这样由点及面的教学方法对于泛读课来说过于“散”。这会导致学生过分地注重词汇的学习、短语的掌握、长难句的理解等比较零散的知识,从而忽视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此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提炼以及有效信息的提取,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语篇教学
  3.1语篇教学法
  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突破往往带来外语教学实践的变革。从20世纪50年代末篇章语言学理论的诞生发展到70年代,逐渐打破了以往语言学理论研究限于句子层的界限,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深入到用于实际的语言单位――语篇,从而完成了由句子到语篇的重点转移。
  随着篇章语言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外语教学的重点也由句子转移到了语篇,语篇教学应运而生[3]。
  采用语篇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入手,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要求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词句的水平上学习语言,而是在语篇水平上,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帮助学习者达到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其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好语言基础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4]。
  3.2语篇教学法在泛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怎样把语篇教学法应用在英语专业的泛读教学中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语篇教学法的指导下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教材的选择,即阅读材料的选择。语篇教学的对象即学生,载体即阅读材料。因而,要想有效地实施语篇教学法,我们要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予以重视。泛读的大量、快速及广泛这三个特征,要求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题材丰富多样,具有趣味性,信息量较大,这样的材料才能广泛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情感、意志和动机。此外,阅读材料在难度上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太难,否则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对于学生没有任何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总之,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实施语篇教学。
  第二,预习。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篇章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但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句子、段落及文章背景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因而,学生要在课前做好预习,首先剔除生词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如果不预习,学生课上阅读的话,会碰到很多影响理解的生词,这样又会导致学生花大量时间查生词,影响篇章教学的效果。其次,要查阅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是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重建信息。也就是说,我们的这种认知行为是以自己本身的认知行为为基础的,理解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推测或利用已有信息对读到的东西进行信息加工[5]。因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章很重要。
  第三,注重语篇的衔接手段的讲解。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大小高低的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或者说属于语义单位的语篇由属于语法单位的句子或小句体现[6]。因而,要准确快速地理解语篇一定要了解衔接。衔接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衔接的手段主要有五种: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7]。学生是否掌握了“衔接”的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
  第四,阅读策略的培养――猜词,理解主旨。如果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首先是猜词的能力。教师要教授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构词法等推测生词的意思。其次,培养学生抓住主旨的能力。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及其大致结构。在阅读各个段落时,要抓住主题句。根据写作习惯及阅读经验,主题句一般出现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了解了每段的主题之后,才有利于抓住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五,对语篇理解的测试。通过让学生复述、角色扮演及讨论等形式,来测试学生对语篇理解的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得当,使得英语专业的泛读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泛读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无法实现泛读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文中介绍了语篇教学法,可以提高泛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对从事泛读教学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制定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6月第1版.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第1版:169.
  [3]刘淑颖.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9,第1版:72-73.
  [4]毛玉华.漫谈语篇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4,(4):20.
  [5]谭云杰.英语方法论――多视角、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方法[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7,第1版:124-125.
  [6]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0,第1版:1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