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路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的考试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因此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尤为必要。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考核方式 综合性全程考核新模式
  
  高校教学的目的不是考试,而考试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检查学习效果。在通常情况下,考核一方面是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检查和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考核的导向作用不恰当地发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内容、形式进行改革,几乎已经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认识。我们在实践中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考核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努力构建综合性全程考核新模式。
  一、考核要与思维进程相适应
  1.基本理论的考核不能削弱
  学习与思维的进程一般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六个阶段,可以分为知识教育、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三个层面。传统的考核过程强调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主要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然而,随着近几年改革考核方式呼声的日渐高涨,各高校不断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传统的考核内容有被弱化的现象,这是绝不应该的。“概论”课程是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而这一任务的完成,经由系统的知识教育才能实现。知识教育层面涉及的阶段性知识,既包括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又包括专业语言的运用。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离开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便会缺少具有说服力、感召力的载体,缺乏实施的形式和条件,沦为空洞的说教。但是,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浅表的实践操作层面,而不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将会影响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进而制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大学生在践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理性的分析,仅仅只有生活语言而缺乏理论语言的话,就会降低理论的可信度。因此,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
  2.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亟待加强
  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是更高一个层面的要求,它是建立在知识教育层面上的,但又需要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与这些情况相结合,而且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例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概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遇到看似不同的情况时,能从以往习得的经验中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中找到与其类似的地方,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应当学会自己加以比较,进行评估,从中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教育和考核止于知识教育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便会失去提升理想、铸塑信念的功能,从而失去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3.适当增加创新能力的考核
  创新能力层面包括了前边两个层面,但已扩展到运用系统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并且创造新的知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质疑则推动人们追求知识,推动理论创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对结论、定义、推论、权威、原理乃至偏见诘问。“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来一次怀疑”。[3]教师要让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性的分析和思考,让学生置身于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真实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固定答案,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创设的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学习和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仅仅是为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学习奠定了基础。这就要求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到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又要考查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与思想政治觉悟。
  二、构建综合性全程考核模式
  对“概论”课程的成绩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以往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的形式。因为这种3∶7的成绩构成比例明显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我们将成绩分解为四个部分,即学生课堂表现、课题研究情况、期末考试和社会实践环节,四个部分分值比例大致确定为1∶2∶4∶3。这种考核构成与成绩比例的变化,充分考虑了课程安排及学生的现实情况,既保证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又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考核。
  1.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考核体系
  现在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仍然是大班授课形式,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仍然是其主要形式,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师生比例过高导致组织讨论和实践活动都比较困难,师生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心理情况把握不够。这就很难真正地深入学生思想实际,难以及时、有效地回答、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偏差。[4]因此,课堂考核我们多采用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课堂问答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其分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两部分,从课堂笔记、书面作业、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中心发言等多各方面考量。此外,在学习某章节课程以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自己设定问题,并运用该课程所学的知识来加以剖析和解答;然后由其他同学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互相探讨和交流。
  2.增加研究性学习的考核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和观点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不轻信盲从,不迷信权威,不轻易人云亦云,其思维表现出明显的批判性。[5]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书本的叙述及教师的讲解,常能主动地批判地提出和探讨各种问题,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争论、探讨的时期。这无疑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契机。研究性学习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完成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及课题研究情况等,主要采用交作业、座谈会、论文等形式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查。
  3.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考核
  社会实践内容的考核比值设定为30%,分为两大部分是比较合适的。一是在周末,我们除了带领学生到红色基地、法庭、监狱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以外,还在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带领他们到附近的社区、乡镇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每位学生宣讲实践活动的情况都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二是寒暑假布置相关课题,由学生带着课题返回家乡或参加假期实践活动。学生们要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在自己周围人群中作好问卷调查及自己的讲解记录,并整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最终完成调研报告的写作。在下个学期开学初上交调查记录和调研报告,由任课老师评定后给出最后的成绩。
  综合性全程考核新模式的构建,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环境和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真正武装学生头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
  
  参考文献:
  [1]惠泱河.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7):35.
  [2]陈占安,秦宣.关于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17.
  [3]笛卡尔.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赵路.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9,(11):214.
  [5]陶国富,王祥兴.新世纪大学生心理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98.
  
  基金项目:2007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资助课题(桂党高工宣[2007]82号);河池学院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E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