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永翠
摘 要: 接受美学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小学生的接受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中心应以学生为主。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明确他们现有的期待视野;最后提出如何使讲授的内容和方法与小学生的期待视野达成视野融合,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 接受美学小学语文教学 因材施教
接受美学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它强调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作用、创造性和接受的主体性,文学作品不是由作者单独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有了读者的阅读才有了生命。同文学研究一样,教学也有着接受的群体。因而用接受美学来指导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是母语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一个社会重要的交际和交流工具,同时还是“文以载道”的实践途径,即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一工具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和提高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首先应立足于我们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其次,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一些经验浅薄和认知思维有限的儿童,所以教师应该考虑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特点和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接受美学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接受美学将读者从对本文的被动接受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承认了读者的能动的创造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接受意味着自愿接收、认同和接纳信息或精神性影响,并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诚然,此时的小学生人生经验短浅,认知思维还不发达,但是他们认识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小学生的接受力作为教学的主导,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他们。
读者的地位在接受美学视阈下得到了提升,但并没有否定作者和文本的作用。只有作者的创作、文本的现实化和读者的阅读三者结合起来,文学作品才真正具有生命。同样,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能因为学生地位的提高受到忽略。自古至今,教师就遵从“传道受业解惑”的宗旨且接受了多年的有关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陶冶,他们能够传道、授业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堂上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小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就成了无稽之谈。
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总体而言,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到了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认知开始发生质的飞跃,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其具体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低年级的小学生倾向于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同时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知觉较模糊,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例如,看图时不知去观察画中所要说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被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形象所吸引。
其次,小学生的注意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易被直观性、形象性的情境所吸引。低年级的学生注意集中的深度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事物的本质联系。另外,注意集中的阈限较短。上课时,他们容易“走神”、“开小差”;做作业时,也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督促。到了四、五年级,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小学生的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再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第一信号系统还占优势,他们在识记事物时常常表现为机械、形象和无意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学习、训练的影响,一般而言,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明显得到发展。此外,在思维方面,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小学阶段起,儿童逐渐具备明确的思维目的性,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有着较完善的思维材料和结果,思维品质的发展使个体思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儿童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在日益加强(王惠萍,孙宏华,2010:204)。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思维逐步由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不同于成人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旧与直接感性经验相联系,概括水平低,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色彩(鲁道夫,谢弗,2010:189)。在言语方面,小学生已经能认识和使用事物特别的名称,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但他们对语法规则的认知比较薄弱。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数量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不仅在母语的掌握上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有能力同时进行外语学习,这说明小学生的言语发展有很大潜力。
最后,在想象力方面,小学生的想象非常奇特,往往令人意料不到,常常将一些成人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事物粘合在一起,组成奇特的形象、场面和情节,或者把没有生命的对象想象成有生命的东西(郭亨杰,宋宁,1993:48)。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这会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已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提高。
三、寻找视野融合,因材施教
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与理解。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H.R.姚斯,R.C.霍拉勃,1987:80)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情绪、情感单纯而且不稳定,自制力差。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各个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要照顾到他们的年龄特征,不要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只有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方式与他们的期待视野融合到一起了,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知识和信息。
首先,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存在于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之中(朱立元,1989:77)。语文课上小学生拥有了语文课本,他们对知识有迫切的渴求,但是目前的认知水平不高,依靠自己还无法满足这种需要。从接受美学的动态链可以看出语文课中缺少了“作家”即创作者,教师虽然不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真正的创作者,但是他们已经过多年的关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陶冶,并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他们有能力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浩瀚海洋。教师可以说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创作者的代言人,因此教师的传输知识与文化的主导地位不能丢。如果说小学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塑造人格的基础课程,那么语文教师就是奠基石。语文课缺少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如大海中失去了舵手的航船,终将迷失方向。同时,“学海无涯”,为了更好地做好课堂中的领航人,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小学生是语文课的接受对象,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才是授课成功的标准。小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讲授应该以小学生的期待视野为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低,活泼好动,好问,兴趣较广,因此,语文课上不能“照本宣科”“满堂灌”,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理解和接受知识,因为儿童的天性是追求快乐的。只有当课堂组织的方式和内容与他们的心理认知能够融合到一起,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小学生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注意集中的深度、广度和分配力不完善,他们易疲劳,所以要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适当控制课堂的容量和作业量。
最后,语文课虽然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但如果只在老师、粉笔和黑板的枯燥指挥下进行,小学生将失去兴趣,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多样化,教师和小学生之间要有动态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将所要讲述的内容用色彩鲜明、动感十足的画面来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和感觉神经,使他们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去观察和理解事物。然后根据所看和所听的东西,组织活动,让小学生和教师之间达成快乐的互动。沉浸在快乐中,小学生不知不觉就可以掌握和了解所学的知识。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事关儿童母语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但小学生身心各个方面还尚未成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年龄和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以各个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中心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中快乐地学习我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郭亨杰,宋宁.小学生心理适应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
[2]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0.
[3]鲁道夫,谢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89.
[4]王惠萍,孙宏华.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4.
[5]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