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备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武贵
摘 要: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提高教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法、学法,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等来设计教学。上一堂优质课的前提是有效备课。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使备课达到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手,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大凡成功的一堂课,必定是准备充分的一堂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备课是课堂有效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进行慎密而充分的备课,是相当有必要进行的环节。那么,如何提升备课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初探。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要想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确定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优化教法,把握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确定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具体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遵循明确的原则。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着一堂课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走弯路,不走错路。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包括教学行为、教学条件和教学标准三个部分。特别是教学行为部分必须是可度量的,而且要用学生易懂的术语来描述。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分层次,从低到高,体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范畴,并容易被每一位学生、教师所理解、接受。另外教学目标确定一定要具体,不能太模糊,要具体到通过教学就能实现并通过一定途径就能检测得到。切勿出现空、高、大等现象。
2.全面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层次不等的教学目标,比如课堂提问、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习困难生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力求让他们在各自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而对优等生教师则可以拔高,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更有所提高。这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3.“精”和“通”的原则。
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双基”目标始终是重点。毕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教师该讲的要讲,该训练的要训练,但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必须体现。同时教师也不能只看学生是否记住了几个“精点”内容,还要看学生是否基于这些知识能瞻前顾后解释相关现象,能否综合几个知识点解决复杂问题,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迁移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即融会贯通。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有效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遵循“小剂量、大范围、分层次”的原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讲练结合为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目的。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1.教学内容要适量。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做到适量,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不能盲目地根据课本来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更不能为了拉教学进度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否则会出现多了嚼不烂,少了吃不饱的现象。
2.教学内容要广,特别要联系生活。
在备课时,教师应当充分体会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树立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大教学观。教师应更多地把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生活中用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得有用。
三、有效的教法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长处。不论是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还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探索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效果都不同。教师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合理地选用教法。
1.择优选取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2.巧妙运用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意,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想象力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教学内容,经常有选择地介绍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典故、数学家传记、轶闻趣事,或介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巧妙的解法,美的形式、结构,以及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提高对数学的情意。
总之,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提高教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法、学法,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来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李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心理学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9.
[3]谢英杰.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J].综合天地(课堂教学),200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