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点滴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晓哲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效果除了与教师的态度、价值观、自身人格魅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关以外,更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密不可分。所以,教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再掌握一定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在新授课上,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和学生预备知识的多少等特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论哪种方法,教师都应是引导者、启发者,都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大脑,让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不断获取成功的同时,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就是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例如,现行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八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性的知识点较多,若采用讲述方法或者学生看书总结对比、举例的方法都会显得很枯燥,学生既难以记住又容易遗忘,于是我改变方法,提问:“本章的课题就是生物的新陈代谢,相信通过学习植物代谢、动物代谢的有关知识,你一定对什么是新陈代谢有所认识,那么什么是新陈代谢呢?希望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总结,给出新陈代谢的定义。”通过回忆、讨论、归纳、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他们争相回答问题,只需我稍加点拨,各个知识点就能迎刃而解。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这种引导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以及创新精神。
  二、不要轻易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不论学生对生物多么感兴趣,生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数理化语外,表现在大多数学生课下不看书,只是上课听听而已,因此对知识的巩固性较差,到阶段性复习或综合练习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拿到题(指难度不大的题)一看不会就对老师说:“请老师给我讲讲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道题不难,你仔细看看书,再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正确答案并告诉我你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样做,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帮学生树立信心,无形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当学生了解老师的做法后,再问问题时,就会这样说:“老师,您看,这道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对吗?”若对,教师就要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种发现带来的喜悦,是在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是智力发展的动力。若不对,教师就要先肯定学生的态度,然后给学生以解题思路的点拨,力争使学生自己弄清来龙去脉,把知识真正学到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掌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学生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己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抽象真理再过渡到接触新的事实。当学生把问题的实质弄明白以后,这就是他顿然领悟的时刻:似乎一片黑暗一下子被鲜明的火光照亮了。”
  三、注重教法研究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学生才能探求未知领域,形成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方法论的高度,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要求,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行为,塑造学生的科学品质。
  在教学中,我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大胆尝试,一是将学生带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进行“观察法”教学,做到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采用合理的观察手段,制定科学的观察计划,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详略得当地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比较、分析、归纳,最后写出观察报告,以提高知觉和观察的质量。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通过实验改进,即把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认识冲突”,再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敢于去怀疑、去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三是增加一些实验设计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是抓住学生崇尚科学、崇拜科学家这一心理,通过介绍科学家成功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五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调查眼睑的遗传。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为父母及其所生子女,每人调查3―5个家庭,将调查的结果以班为单位进行统计、归纳、一起讨论、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出眼睑这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双眼皮受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受隐性基因控制;夫妇双方都是双眼皮或一方为双眼皮时,其后代可能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夫妇双方均为单眼皮时则后代不会是双眼皮。对调查结果的归纳、分析,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样,即使在将来,学生将所学知识遗忘了很多,但他所学到的方法、所掌握的技能也会为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