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芬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社会对高职机械类学生的需求,分析了高职院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现状 对策及建议
  
  随着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的应用,企业对机械类专业高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是这些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专业素质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制图能力的高低来衡量。
  根据高职机械类学生的就业调查分析,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制造加工(操作),工艺,检验,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汽车装配、检测、维修及产品(模具)设计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岗位的共同要求需具备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通过对就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特别表现在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复杂的工程图看不懂,工作很吃力甚至不能胜任;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不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机械类学生的就业,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高职机械类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从《机械制图》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及建议。
  1.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近几年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扩招,高职的生源参差不齐,再加上很多工科专业文理兼收,新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而《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
  1.2学生缺乏学习能力。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一定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改变,还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大学后,上课的时间相对少了,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一下子不能适应。
  1.3学习兴趣低。
  一些学生对《机械制图》比较陌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被动地听讲,学习兴趣较低,课堂缺少互动,作业被动应付甚至抄袭,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1.4教学内容不明确。
  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相差太大,《机械制图》的教学内没有相对统一的规定,致使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和程度不一致。
  1.5师资队伍不健全。
  教学队伍不稳定,或者没有实践经验;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过于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方法或拒绝现代化教学手段。
  2.教学对策及建议
  2.1实行分层教学。
  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会因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成绩而产生轻视课程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为主,对基础好的学生多进行一些复杂、高难度内容的练习,发挥其潜能;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
  2.2能力与知识并重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我认为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现代制造技术逐步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基础,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并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用于工厂实践的能力。
  2.3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用。
  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首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学生很难想象。学生在进行画图、读图时,更是费劲。这时,如果把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教学,引进实体造型和特征造型概念,加强对三维形体的想象、构形、分析与表达能力。物体多方位的旋转,任意拆开与组合,使学生对复杂物体的结构能一目了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机械制图》是一门标准性很强的课程,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等,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读图和绘图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努力做到板书工整、清晰,线条、板图标准,在画图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投影及对应关系,让学生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和学习动力,通过教师边画学生边思考,从而使绘图质量和技巧的提高得到保证,弥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好像在看电影,不善于思考、印象不太深的不足。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些应用软件如AutoCAD、CAXA电子图板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但要防止有的学生过于重视计算机绘图能力而忽略了传统的手工绘图训练,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必须进行大量的绘图和读图的练习,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爱心,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杜绝学生的抄袭行为,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在大纲规定的内容中,分层练习,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起点,使他们可望又可及,提高做作业的效率,确保良好的练习效果。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辅导检查,对学生的作业要全批全改,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后进生多辅导,统一的问题应集中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建立空间形体与平面表达之间的联系,从而调节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应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每次课前都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使学生目标明确,兴趣浓厚,每次课都很充实,学有所获。
  2.5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实践。
  教师不能只重实践不要理论,更不能只要理论不重实践。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和装配的基本知识等教师应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做习题,特别是零件测绘等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但深化专业知识,而且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从而强化专业理论和技能,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进行信息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6结合实物,培养空间想象力。
  对新生来说,空间想象力比较欠缺,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多接触实物,以增强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参观,了解生产工艺与加工过程,增强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接受抽象的理性知识,通过不断地由物看图,由图看物,由图想物,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转换,逐渐强化空间想象力。
  把企业生产的真实产品的图纸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先认识图纸,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讲―演―练”结合。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体验真实生产的要求,有利于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2.7规范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师应规范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做到相对统一,课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教学效果要适时监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补充专业知识。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特别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青年教师较快地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机械制图》的教学队伍要做到相对稳定,有利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之间应经常沟通和交流,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把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要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学校必须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抓起,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把握课程教学环节,监控课程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