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考核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鸿
摘 要: 针对体育课考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内容繁杂、方法单调,缺乏严谨,缺乏激励机制的现状,本文讨论了体育课考核改革的价值,提出了构建素质教育的体育课考核的依据和原则,探讨了今后学校体育课考核改革的走向,提出了改革体育课考核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课考核 问题 改革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考核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体育考核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相适应成为阻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不可忽视的环节,所以,体育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研究学校体育考核。
1.体育课考核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考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体育考核的目的是检查、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掌握教材内容程度,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掌握技能,为学生自觉锻炼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服务。体育考核并不是纯粹的考核,不主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去学习体育。但是,目前体育考核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往往是学生在体育考核后却未能认识到体育考核的目的是什么,而错误地认为考核是走形式,或者以为考核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负担,而导致学生为了完成考核而考核,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时缺乏主动、积极性,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生自身技能的掌握,难以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更谈不上终身受益,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1.2体育课考核内容繁杂、方法单调,缺乏严谨。
考核项目过多,使学生花较长时间忙于应付考核,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根本谈不上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更谈不上体育意识和体育终身思想的形成。体育课考核是以掌握的技术水平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的确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运动员,而是要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考核形式势必造成教师在课堂上以考代练,而学生为考而学,这样的专项教学极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再创造思维能力。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学生会有不同的评分结果,即使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学生的同样项目考核也会得出不同的评分结果,相同项目不同班级由于没有统一考核而使得评分结果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增大,造成同一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考试成绩相差悬殊的尴尬局面,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定带来困难,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给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化的转变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3体育课考核甄别突出,缺乏激励机制。
个人的生理素质强弱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努力,体育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它是通过身体活动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致力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健康能力。身体素质强的人表现出运动能力强,但并不代表健康水平就高。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身体素质差异,对技能掌握得好坏是不一样的。现行的体育考核方法,在每一个学生面前都运用同一个标准,这样就仅仅注意到体育教学的结果,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身体机能和专项技能的差异,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使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么练习都拿不到高分,从而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助长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的惰性和侥幸心理,给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体育课考核改革的价值
考核具有检测反馈和导向激励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是整个体育教学系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运行素质教育观的重要环节。如果体育教师能抓住这一关键环节,就能很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界只是把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体育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为改革的重点,体育考核改革进展缓慢,造成体育考核与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体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的局面,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陈旧,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大力推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大力改革体育课考核方法,使之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相适应。反过来,体育考核的改革也可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改变。所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推行,改革和建立科学的学校体育考核制度已势在必行。
3.构建素质教育的体育课考核的依据和原则
体育课考核作为体育教学活动阶段性的终端,对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诸多现行考核制度的弊端,我们应依据素质教育观、学校体育的功能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考核制度的一些原则,促使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3.1体育课考核的依据。
3.1.1依据素质教育观下的大学体育“三个面向”总方针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总方针为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出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作为学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指明了发展前景和改革方向,而体育课考核制度则是这种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改进和完善体育课考核制度,做到真正发挥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思维能力的正确激励和导向作用,才能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确实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使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所接受。
3.1.2依据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除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等功能外,在新的素质教育观下,还应具有培养创新精神、终身体锻意识和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依赖于教学活动来实现,而体育课考核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检验和推动力,能引导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只有真正解决了目前体育教学与考核的矛盾才能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赋予学校体育新的生命力。
3.1.3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正处在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培养意识的目的,而客观合理的体育考核制度的确立,为学生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观提供了重要保障。
3.2体育课考核的原则。
综合体育课考核的依据,我们认为体育课考核的原则是:增强体质与培养长期终身体育观和优良品质相结合的考试目标原则;培养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功能原则;数量少与质量高相结合的考核内容原则;客观、公正和相对统一的考核方法原则;区别对待、灵活机动且全面的综合考核标准原则。
4.学校体育课考核改革的走向
4.1学校体育考核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性。
体育教学关系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教会学生运动项目技术是不够的,而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使其具有独立体育锻炼的能力,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体育考核应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提出全体、全面、主动、创新的要求,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认为对于个体学生的体育考核要体现出全面性、技术性、发展性、主体性的特点,考核内容应有体育文化知识、身体素质的考核、运动技能考核、体育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考核。为将众多的考试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进行,又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真实考核水平,体育课考核试题库的建立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
4.2体育课考核方法的科学化改革。
在体育课考核上,现在大多数体育教育研究者赞成采用“标准参照评价(个人参照评价)模式”。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按提高幅度和进步幅度进行参照评价。而多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沿用“常模参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方法的最大弱点是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等因素,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标准参照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综合体育教学研究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学生体育学习结果体现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知识技术、能力表现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学生进步幅度为主的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相结合的动态评价、诊断评价、终末评价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学校体育考核朝着标准参照性、多样性,综合性,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模糊评价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4.3采用相对统一的考核方法,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适当定期统一组织会考,由全体任课老师对同级上课班级学生进行集中统一考核,由全体同专项的任课老师对所有同选项班级的学生进行统一考核,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且可以避免单个教师考核带来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4.4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弹性评分标准。
根据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体质健康标准为参照,按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的规律来定期修正体质健康标准,从而使考核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可以采用模糊评分的方法,例如A+(90―100分)、A(80―89分)、B+(70―79分)、B(60―69分)、C+(50―59分)、C(40―49分)、D(40分以下),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教师评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另外,要做到使学生的最终成绩是课内和课外活动的综合考核结果,使其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培养其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做到身心全面发展。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目前学校体育课与考核存在着矛盾,体育课考核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考核内容繁杂、方法单调、缺乏严谨,甄别突出,缺乏激励机制,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5.2建议。
5.2.1教学和考核的矛盾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与方向改革的深入,解决这对矛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5.2.2体育考核的改革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其次要继续围绕考核的内容、方法手段与标准三方面进行,三者缺一不可。
5.2.3体育考核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真正实行体育考核的灵活性、客观性、公正性。
5.2.4体育考核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促使学校体育教学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迁移,从而赋予学校体育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季浏.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