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教育技术扮靓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红燕

  摘 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观念的一部分,是扮靓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手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江泽民说:“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表明,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勇立教育潮头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我在此就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扮靓数学课堂加以分析。
  数学是一门难度教大的学科,想学好很难,想教好更难。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倒了无数学子。谈到数学,很多学生都是双眉紧锁,力不从心。数学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还得付出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多的心血,用在学科教学研究上,因为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探究活动,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数学教育要展现数学的思维过程,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自己去“发现”结果。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设计优化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数学教师天天要遇到的难题,课课要思考的大问题。
  有位资深教授曾提出:“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应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与学习气氛,这样学生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多媒体课件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
  下面就以“售价=标价×折扣数”这条公式的教学为例,说说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公式,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轻松地记在学生的心上。我制作了课件,展示一个大型购物商场的彩图,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这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平时逛商场的问题。这样消除了学生学习新知时的紧张心理,把学生带入购物的氛围中。走进商场,先看见“森马”店在全场8折酬宾。看见熟悉的品牌,学生感觉异常亲切,兴趣也高涨起来。我将店中一件衣服放大,定格衣服图片,该衣服挂牌价为800元,我表现出很喜欢这件衣服,很想买,请学生帮忙算一算,如果要买这件衣服得支付多少钱。很快学生就能计算出衣服的实际售价。我再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你运算的过程的用到了哪几个已知量?这些已知量分别是标价、折扣数、进价、售价、利润中的哪个量?你能和同桌讨论讨论,总结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式吗?”新知的教授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是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自己探索出来的。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自己经过分析、讨论、总结出来的公式,学生很自然很轻松地就会记住了,教学重点难点也都能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抽象是数学最大的特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而有了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体会数学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扮靓数学课堂,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授.综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屈文芝.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学数学研究,2005,(5).
  [3]李克东教授.学科“四结合”试验研究的内容、任务和管理.
  [4]丁石孙,张祖贵.数学与教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5]徐利治.数学与思维.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6]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