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标点扮靓语文教学的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关注细节,标点就是最好的入手点。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添加标点,生动地导入教学;寻找标
  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紧扣标点,贯穿课堂的始终。
  【关键词】标点;语文教学;导入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82-01
  标点,就是句子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在文章中,它比起字词句段篇来说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常被认为是细枝末节,也被大多数语文老师忽略。上好一节课,必须关注细节,标点就是最好的入手点[1]。我们或以标点来切入,或以标点为线索,或以标点来挖掘,或以标点来总结,都有利于推陈出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
  一、添加标点,生动地导入教学
  运用不同的标点,同一句话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课堂上,让学生填上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并从阅读中找出依据,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解读文本的内涵。
  如某老师在教学《纪昌学射》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不同的标点。
  师:刚刚大家对“能手”这个词的了解和琢磨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一句话。
  (出示课件:他是射箭能手)
  启发学生发现: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让学生分别填出。!?,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1:我会填上句号,陈述他是射箭能手这件事。
  生2:我会填上问号,对他的射箭技术表示怀疑。
  生3:我会填上感叹号,赞叹他高超的射箭技术。(老师相继板书纪昌、飞卫用以替换“他”字)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那就认真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应的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根据所填标点,读出相应的语气。
  二、寻找标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寻找文本中处于不同地方的相同标点,以此为线索,串联起文章不同层次间的内容,反复研读,挖掘潜在的内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破教学难点。
  如,某老师执教《少年闰土》时,抓住了散落在几个自然段后面同样的省略号。
  师:“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这些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而且你发现没有,在闰土每一次讲述的最后,总会出现一个标点符号。
  生:(马上发现)是省略号。
  师:找一找有几处这样的省略号。
  (生读一处,师出示一处,并请学生说说省略的是什么)
  生1:“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里省略了所捕到了其它鸟的品种。
  生2:“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里省略了看瓜刺猹时的紧张刺激。
  生3:“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省略了猹逃走的过程。
  生4:“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省略了看跳鱼儿的乐趣。
  师:你看,这些省略号也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哪。听着闰土娓娓道来、滔滔不绝的讲述,此时在我的心里,闰土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此时,学生无须探讨,“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等词已呼之欲出。
  三、紧扣标点,贯穿课堂的始终
  破除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标点,把标点牵在手中,理清文本的行文结构,放飞教学的风筝,让学生在“主体”的天空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學《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笔者在导入中利用洗衣粉浸液和食用酸醋做了一个变色试验,让学生脑海中出现一个大大的“?”,再适时地板书“?”。一节课里,我以“?”为圆心,以拉直问号的过程为半径,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寻找三位科学家从司空见惯中所看到的问题,如何把“?”号拉直变成“!”号。当所有的问题在学生的勾画、讨论、探究、发言与总结中得以解决时,我擦掉“?”,写上“!”号,整个课堂也在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抓住字词句段篇来进行分析理解已成为思维定式,但是常常被忽略的标点也能成为课堂的亮点与主角。抓住标点,就等同于在课堂中倒入了新鲜的活“鱼”,使教学的河水不腐,学生就少了一份厌倦,多了一份欢乐,教学自然成了一座殿堂,越扮越靓。
  【参考文献】
  [1]杨华丽.研读标点 巧用符号 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本体[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