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兴会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通过作文教学来实现的。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按照小学作文教学规律,小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优化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作前准备指导 课前作文指导 作后修改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作前准备指导、课前作文指导和作后修改指导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使作文教学过程优化,效果显著。具体的做法是如下。
一、深入生活,搞好准备指导
作前准备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把大量的素材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需要的时候随手拈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呢?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做起。
1.激发观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有观察的兴趣。如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亲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如观察牡丹,学生通过感知牡丹的颜色、形状、味道的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多去观察几次,学生就会慢慢地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就会发现观察的对象就在自己身边。
2.观察要有序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要指导学生掌握好观察的切入点。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也可以由上到下、由下而上或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二、观察要选准角度,尽力接近生活
观察要选择小学生熟悉的事物,这就是要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或自己能够亲身感受到的事物。如课前活动:跳皮筋、踢足球;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物,教师要提出一些要求,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就可避免“无米之炊”的苦恼。
三、充分酝酿,加强课前作文指导
课堂作文指导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作文知识。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搞好读写结合,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作用。
1.把传授作文知识渗透到作文教学之中
现行教材是按“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包括作文训练)”这一顺序编排的。这是一个由导读到自读,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训练体系。因此,作文指导应渗透在每节语文课之中。在教学工作中,每进行一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我都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要求各学生掌握作文知识的具体情况,确定读写结合的联结点,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作文知识。
2.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
“习作例文”,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提供范题,因此,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组织学生讨论例文的重要写作方法是什么,从中可以学到哪些写作知识,使写作例文真正发挥作用。
3.搞好读写例话的教学
读写例话,是以本单元的重点课文为例子,对本单元读或写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让学生对本单元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读和写知识的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常让学生读懂全文内容,找出关键句子,牢记读写知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提高读写能力。
四、善始善终地做好作后修改指导工作
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的,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叶老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但传统的做法是“老师改学生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教师虽然付出了很多劳动但收效甚微。因此,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让学生根据以下方法修改文章。
1.纠正错别字
我指导学生在改正错别字时,先自改再同桌改正,如遇到不知对错的字,可争论、查字典、问老师,切不可随意。
2.诊断病句
我经常在学生的文章中挑出病句指导学生修改,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知道病句的病症,改正错别字、标点、语病等。
3.指导学生修改病段
学生有了修改病句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病句就容易多了,主要是让学生注意每段的逻辑顺序,使句与句之间上下连贯成为一体。
4.指导修改全文
修改全文除了要修改前面的病症外,还要侧重文章的条理性,内容是否合乎题目要求,中心是否突出,思想是否健康,层次是否分明,内容是否具体,结尾是否和开头照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知识的迁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能力建立在先前获得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这个规律,我逐步指导学生修改文章,使后一步的学习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有利于知识技能的顺利迁移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