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考试与考试焦虑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柱平 高 鑫

  摘 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考试与考试焦虑的起源,及对后者的发展阶段分析,并对我国考试焦虑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考试 考试焦虑 起源 发展
  
  1.考试与考试焦虑的界定
  一般而言,广义的考试,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测度和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之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狭义的考试,是由主试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的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诸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测度或甄别活动[1]。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又称作测验焦虑,它是指被试在测验前和测验时产生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的情绪,同时伴随生理活动变化,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等。
  2.考试的起源
  考试的历史悠长,上世纪初,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的教育测量专家Albert.R.Lang在《新法考试》中写道:“考试在教育实施中是最古老、最重要的。”[2]而对于考试的起源,研究者们公认发源于中国。Albert.R.Lang认为:“在纪元前两千二百年的时候,中国已有精密的国家考试制度了,其目的在考选官吏。” [2]考试史学家邓嗣禹指出:“可以断言,中国在世界上为采行公开考试最早之国家。”[3]《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为中国所采用之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其定期所举行之考试(公元前220年)。” [4]
  在我国,关于考试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尚书》中,尧试舜、试鲧的传说[5]。《尚书》中记载:“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6]研究者指出:“原始社会末期所行‘冠礼’、帝王甄选之试用检测及帝君巡狩与‘群后四朝’,则是中国现今选拔、合格、在职三大考试的发端。”[7]“考”最早见于殷墟文字,其形与老相近,其义与老相通,春秋战国后才逐渐产生义变,考字被渐赋新义(廖平胜,1991)[8]。三国时魏人张揖著《广雅》,将考解释为“问也”,而其考查、考核、考试之义,最早出现于《尚书》。“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说文・言部》释之为“用也”,此后逐步演变为考核、考查、验证、检验之义[8]。由考、试二字合成的考试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政治家董仲舒撰写的《春秋繁露》[8]。他说:“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5]在我国,最近似于现代的考试产生于汉代,汉文帝、汉武帝策贤良方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笔试,“既是我国不定期举行的特科考试的开端,又是我国取士考试的开端,还是我国考试制度的开端”[9]。此后隋唐建立了科举制并延续千年,直到封建社会被推翻,现代考试进入中国。
  在西方,从《旧约全书》中的基列人(Gileadites)测验法达人(Ephraimites)渡约旦河的故事,到苏格拉底的著名教学法,都影射出考试的端倪。公元前500年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已有了定期考试,以测验可否担当成人责任。到1219年Bologna大学已有了考试的纪录,这种考试是通过辩论来考查人的说明、解释和就一个问题辩驳的能力,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被授予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而13世纪巴黎大学也出现了这样的考试。直到中世纪大学考试仍为口试,而笔试则到了18世纪初才兴起。约在1720年英国剑桥大学首开笔试之风,此后牛津等其他大学纷纷效仿。现代考试则发源于欧洲,开标准化测验先河的是英国的一小学校长Fisher牧师,1864年他编制了《量书》。美国史上第一次考试是1845年的波士顿考试。而在美国标准化测验始于1894年,J.M.Rice博士先后编制了拼法、算术、作文等标准化测验[2]。
  时至今日,考试已经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考试制度也臻于完备,考试品目繁多,功能强大,各种各样的考试和测评成为评量学业、淘汰、甄选人才、检验政绩、获得机会等的衡量指标,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制度之一。
  当今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竞争压力和考试伴随人们左右。当今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真实的考试情境。正因如此,考试情境的普遍性引发了诸多的教育、社会和临床问题,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考试焦虑是最为突出,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3.考试焦虑研究
  3.1考试焦虑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4年,Folin等人发表了第一篇考试焦虑的经验调查报告,此后有关考试焦虑的研究逐渐展开和深入,基本涉及了考试焦虑的本质、起源和发展、决定因素、与成绩和认知操作的关系、个别差异,以及考试焦虑的研究方法和干预等众多领域,目的是为找到更有效地应对和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和策略。
  考试焦虑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不同的阶段。
  3.1.1早期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Folin、Demis和Smillie(1914)报告了第一个考试焦虑的经验研究。他们以医学院大学生为对象,在重大考试后立即测量了其尿液,在约18%学生的尿液中检测出现尿糖。1929年生理学家Cannon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在其研究中有40%以上的学生在考试后尿液中检测出尿糖,而考前并没有。此外,1932年苏联生理学家Alexander Luria对考试焦虑和非焦虑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了个体差异的存在。30年代,美国研究者开始关注考试和评价情境中的焦虑现象,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H.Brown和其同事在芝加哥大学所做的工作。他们编制和评定了第一个考试焦虑问卷,并用以确定高危考试焦虑学生。与此同时,在欧洲,德国科学家Neumann(1933)出版了第一部关于考试焦虑的专著。1936年Stengel成为第一个关注学绩焦虑的研究者[10]。这一时期,考试焦虑基本上源自生理学研究,并且被人为是与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相关的生理唤醒等同[11]。
  3.1.2系统研究的开始时期。1952年耶鲁大学的Sarason和Mandler正式启动了考试焦虑的研究。他们制定了一个成年人和儿童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第一次将考试焦虑界定为多维结构成分,包括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此后,McKeachie等人就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的负性影响展开研究[10]。
  3.1.3从上世纪60至90年代,考试焦虑的研究经历了概念、本质的研究,模型和理论的建构及发展,应用、繁荣整合等时期[10]。60至70年代Spielberger借用了Cattell和Scheier的人格特质中的特质和状态来界定了考试焦虑。Alpert和Haber(1960)根据考试情境中所导致的任务相关和任务无关行为,将考试焦虑分成有益和有害的两类,并且编制了不同的量表来测量两类考试焦虑。而Liebert和Morris(1967)将考试焦虑区分成认知(担忧)和情感(情绪性)两个成分,此观点将考试焦虑的研究更多地指向了认知定向[12]。60至70年代,I.G.Sarason和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支持考试焦虑的认知―干扰观。到70年代早期,Wine提出了影响很大的认知模型――“认知―注意” 或“干扰”模型,解释考试焦虑对操作的影响。此模型打破了传统的动机和唤醒理论,强调了认知变量在考试焦虑中所起的作用。依照此理论的观点,考试焦虑个体将注意同时分配到了任务相关和任务无关的认知活动中,这些认知担忧导致学生从当前任务中分心,干扰到他们的效率。这一时期,应用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减少考试焦虑症状和不良影响,提高学业成绩。在治疗方法上,由传统的行为治疗转变为认知―注意和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注意训练、系统认知重构、学习技能训练等等。直到80年代,认知注意模型受到了“学习技能缺陷”观点的质疑。80年代是考试焦虑研究的繁荣和整合时期。1980年6月,在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举行的第四届教育考试国际论坛上,成立了考试焦虑研究会(Society for Test Anxiety Research,STAR),对考试焦虑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0]。这一时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考试焦虑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猛增。其中,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信加工模型出发来验证各种考试焦虑的假设,以揭示其因果机制。认知心理学家们从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对考试焦虑进行了探究,如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加工水平、提取、决策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R.G.Geen,M.Eysenck,J.H.Mueller和S.Tobias等人的研究[10]。

  进入到90年代以后,考试焦虑在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出现了更多新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方法的介入,如眼动技术、脑成像技术等,使得研究者从行为、眼动、认知神经机制方面,对考试焦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3.2 考试焦虑的存在现状
  考试焦虑和测验压力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中考试焦虑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Hill(1984)指出,在美国,从小学到大学,有25%―30%的学生有考试焦虑,并严重影响其学业成绩[13]。Goonan(2004)的调查研究表明,有20%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考试焦虑[13]。2006年Raymond Trevor Bradley等人承担了美国教育部资助的一项研究,对980名10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61%的学生报告曾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26%的学生经常受到高考试焦虑的困扰。此研究发现考试焦虑和测验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McGuire和Mitic等人对加拿大中小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有22%的学生对学业有明显的担忧[13]。L.D.Kenneth等人对出生于中国、英国、南欧、北欧、西欧的大学生所作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考试焦虑平均分数明显高于英裔或欧洲种族背景下学生的分数[14]。
  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普遍存在且水平较高。陈树林等人以杭州市高中生为对象,调查发现有24%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考试焦虑[15]。2001年王才康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考试焦虑较高程度的人数超过总数的21 %[16]。王瑞新对湖南省岳阳市的几所高校的调查表明,23.40%的大学生存在明显的考试焦虑,属严重、中度考试焦虑;38%的大学生属轻度考试焦虑[17]。江琦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全国东部(山东、福建)、中部(湖北)和西部(四川、重庆和贵州) 4所重点大学、6所普通大学、6所重点中学和4所普通中学,共计20所学校4016人,研究发现,58.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18]。陈憬对辽宁省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十分严重,有焦虑感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55.2%,而高考试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19.0%[19]。
  考试焦虑对认知操作、学业成绩、身心健康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许多学生因为它而导致发挥失常。早在上世纪60年代,Sarason用自己编制的《儿童考试焦虑量表》对美国的小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有20%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高低考试焦虑校学生在阅读和数学基本技能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考试焦虑小学生落后于全国常模1年,而低考试焦虑小学生则超过常模1年(Sarason,1966) [20]。Sarason的研究表明,高考试焦虑学生在考试中很容易分心,很难组织和回忆起考试的相关信息,他们更关注于重大考试的结果以及可能的失败[21]。考试焦虑对认知操作、学业成绩、身心健康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许多学生因为它而导致发挥失常。Depreeuw和DeNeve研究发现,高考是焦虑大学生相对于低考试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常伴有明显的身心不适症状[22]。这给研究者和教育者提出了很严峻的问题,如何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和改善考试焦虑,提高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4.我国考试焦虑研究发展的展望
  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它对学生的学业、身心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对其产生和发展机制的探讨才刚刚开始。在我国,考试焦虑的研究开展的相对较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凌文铨开始对考试焦虑进行了探讨,并且修订了考试焦虑量表,此后我国研究者对考试焦虑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基本是以考试焦虑的量表修订、流行病学、干预、相关因素研究为核心。如何才能找到更有效地应对和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和策略呢?只有更深入地了解考试焦虑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对我国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临床工作者而言,这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版社,1988:45-46.
  [2]Albert R Lang著.黄明宗编译.新法考试[M].正中书局,1935.
  [3]Ssu-yu Teng,Chinese Influenceoil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Journal of.Asiatic Studies,1943,7,Ⅳ:267-312.
  [4]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以科举、高考为例[D].厦门大学,2006.
  [5]杨学为.考试的源起(上)[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7:58-61.
  [6]尚书.云南大学出版社[M].2003.
  [7]廖平胜.考试是一门科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18.
  [8]廖平胜.论中国考试的起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4:119-123.
  [9]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10]M.Zeidner.Test anxiety:The state of the art.Plenum,NewYork.1998.
  [11]Spielberger C.D.,Vagg P.R.(Eds.).Test anxiety:Theory,assessment,and treatment.Washington,DC:Taylor & Francis,1995.
  [12]Robert M.Liebert,Larry W.Morris.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omponents of test anxiety anxiety:A distionction and some initial data.Psychological Reports,1967,20,975-978.
  [13]Cizek G J,Burg S S.Addressing test anxiety in a high-stakes environment[M].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2006.
  [14]Kenneth L D,郑金洲,牡新义,et al.焦虑测验中的种族差异.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9:33-35.
  [15]陈树林,黄鑫.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关系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1).
  [16]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TAS)在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8,(4):96-97.
  [17]王瑞新,张澜.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20,(2):87-89.
  [18]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西南大学,2006.
  [19]陈憬.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6.
  [20]Sarason S B,The measurement of anxiety in children:Some questions and problems.In Anxiety and behavior,Spielberger C D,’Ed.’;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6:63-79.
  [21]Sarason I G,Sarason S B,Pierce G R.Anxiety,cognitive interference,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90,5:1-18.
  [22]Depreeuw E,DeNeve H.Test anxiety can harm your health:Some conclusions based on a student typology[M].Washington:Hemisphere,1992.
  
  (高鑫为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