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趣 互 动 创 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方虎
摘 要: 现代学习评价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对评价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学生自主测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历史学习评价 学生自主测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基本形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都在发生转变。但在实际课程改革中,人们更看重的是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弱化了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从终结性方面看,对普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依然是升学考试;从过程性方面看,对平时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估就是一些形成性的测验。考试的形式依然是地区性或学校性纸笔测验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因记忆具体信息而取得良好的测验成绩,但却因此会丧失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更遑论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1]。
历史学科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但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原因,往往导致课堂历史学习的艰涩无趣,经过阶段性的学习后,一提起历史测验学生便如临大敌,于是猛读课本,大背一通,这就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的规律性现象――背得分现象。这也是当前学生提高历史成绩的唯一可靠通道,但却扼杀了历史教学的蓬勃生机,埋葬了历史本身鲜活的生命,违背了历史学习的真正目的――人文教育。测验本应当是对阶段性历史学习的可靠评价,事实上则成了历史学习的杀手和坟墓。时隔不久所记的历史知识也就所剩无几了。考好的沾沾自喜,心存侥幸,没考好的怨声载道,甚至诅咒考试,几次测验之后,学生就丧失了测验的信心,从而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厌恶之情。难怪有学子这样写道:“上了大学后我愧对历史老师,因为我将中学所学的历史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甚至有的历史老师也对学生忠告:要提高历史成绩,反复记忆而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历史学习评价的深刻反思。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将测验手段的简单化和测验功能错误定位。我认为阶段性测验不仅是考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应该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过程;不仅是历史学习评价的一种手段,更是历史学习延续的一种方法;不仅是历史知识水平的检测,更应该是历史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如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测验的评价机制,来改变学生对历史测验评价的态度,甚至能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当前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全球,“是对传统认识论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性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他对我们研究教育教学,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这一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应把它们同脑海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同化、顺化、平衡三种途径,通过活动使主体和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建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新的认识的产生,对概念、规律等学科知识的准确理解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对旧认知进行修正、转换、利用的基础之上的。
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将历史学科的阶段性(形成性)测验设置为学生自主测验,即在一个教学整体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命题、编卷、测试和评价活动,它区别于传统形式上的统一命题测验,将教学评价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彰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教学活动模式中,能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变革旧认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真正的活动中动手又动脑,大胆地进行探索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自主命题,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教学过程和学习的结果,新旧认知间只有建立某种联系才能产生意义,否则,就是机械的。换句话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自主测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命题、编卷、自主测验和评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统一命题测验形式。学生有了当老师的乐趣,可以像老师一样出卷让同学做,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刺激,提高了学习兴趣,改变了对枯燥的史实、概念和规律不愿探究的习惯。在命题、组卷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查阅参考,深入细致地思考,精心设计试卷,在对原有认知同化、顺化的过程中,重建新的认知,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从而实现历史学习在认知上的主动重建的目的,学在乐中,乐在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趣,在测验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实现师生思想上、心灵上的沟通。
二、自我学习,主动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主动建立新旧认知之间的联系是认知发展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发展学生能力、改变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关键。自主命题测验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对知识进行系统的重新梳理,发现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感受其他同学提出的新观念、新思想,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应用,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这些都有利于旧认知的改造和新认知的重建。
三、互助合作,培养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的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精神。而在历史学科的自主测验过程中,积极营建了一个交流、互助、合作的平台,在查阅资料、整理知识及测试的过程中,学生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批阅时能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在互助合作交流中摆脱常规的逻辑思维,借助直觉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打破思维定势,诱发灵感,捕捉机遇,善于转换思路,对问题进行发散性和逆向性思维,在事物的多样性当中,寻求统一。在这一自主测验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独立思考,体现自我个性,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手脑并用,触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而主动构建新的认知。
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实施学生自主测验,彰显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促进了减负增效的深入实施,并能为在新课程体系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华东师大历史系,杨向阳.历史学习评价及改革诸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
[2]王占才.用建构主义理论反思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