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写作中的语用负迁移要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晓敏

  摘 要: 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本文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母语迁移 错误 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英语写作日趋重要,然而它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使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出现了许多错误。
  实践证明,学生英语学习的言语错误与汉语干扰有关,即负迁移、负向迁移有关,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首先,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认识方面有差异。其次,对同一现象、同一意义语言表达方面有差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大部分人深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写出的英语文章,尽管没有严重的语法错误,但读起来总让人觉得不那么地道、顺畅,“汉语气息”太浓,尤其让英美人感到别扭。汉语干扰乃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是大有益处的。汉语干扰致错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
  
  在语序的排列上,汉语思维模式是整体式,倾向于从整体到部分、从大到小;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是分析式的,倾向于从部分到整体、从小到大。这种思维的差异对句子语序的排列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排列顺序为从大到小;而英语中的这两种状语的排列顺序则常常是从小到大。
  英语复合句的主要部分是主句,一般放在句首,即重心在前;而汉语一般按照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将主要部分(主句)放在句末,即重心在后。
  例:In June 1990,he graduated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他于1990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
  例:I didn’t go to see him because a heavy snow was falling.因为天下大雪,我没有去看他。
  
  二、句子连接方面的差异
  
  汉语句子呈明显的意合特征;英语句子呈明显的形合特征。所谓意合(parataxis),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所谓形合(hypotaxis),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以表达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与意合的区分,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的异质性特征。形合与意合也是整体综合思维与细节分析思维的结果。汉语重“悟性”,即不凭借严谨的形式来作分析,而是根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悟”出意思。汉语的连句成章往往凭借作者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层次往往置于首要地位,句中各意群及成分内在关系的连接,只要可以意会的,很多的联系词都可以不出现。因此,汉语句子相对英语句子而言,显得简约而模糊。相比之下,英语本族语者擅长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形式逻辑和实验研究,他们的思维是逻辑的、分析的和推理的,表现在语言上,他们重形合、讲形式、求结构上的严谨,在英文写作中他们要求句子成分之间的结合关系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从形态上体现出来。
  例: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例: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由于英汉句子结构的这种差别,所以中国学生写出来的英语句子往往缺乏关联词,缺乏连贯性。
  例:It was cold,we decided not to go out.天气很冷,我们决定不出去了。
  例:He did not have a spare wheel,he was very worried.他没有备用轮胎,非常着急。
  简单句罗列,或者关联词用错是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上面两例中都缺乏关联词,如果把这两个句子分别改为“As it was cold”和“Because he did not have a spare wheel”那么这两个句子的连贯性就较强了。
  
  三、形合和意合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结构的层次关系上表现地尤为明显:在英文中有大量的关系词来表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文却较少用关系词;英语多用主从结构,大量使用定语从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表示主从关系,但是汉语则没有这么多表达方式,而多用并列结构。例如: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缩影,陕西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根基。我们可以翻译为:
  A:Shanxi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hanxi is also the root of all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B:Shanxi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is also the root of all Chinese descendents.
  原文是三个并列的句子,没有任何关系词,中文读者对此用法已习以为常,但是英文译文仍无关系词就成了译文A那样的中国式英语。译文A显得结构松散,不符合英文读者的习惯;译文B加上了关联词“and”并且省略了重复的成分。针对中英文的这种差异,Pinkham评价道:“中文常常采用没有联结标记的并置结构,中文读者易于理解其内在联系。但是译为英文后,这样的句式不仅仅是难于理解的,并且是笨拙和含混不清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课上的优秀文章,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英汉行文思路和语篇方式上的不同。从写作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脉络层次、起承转合等,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定势,学会按照英美人惯常的语篇方式进行写作。此外,学生也可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收看收听英文节目,观赏双语碟片。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生活周围的点滴英文,并能记下那些与自己所熟悉的汉语习语意义相当的、自然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学生的日积月累一定会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dler,S.A.Talk on the Translation of Volume V of Chairman Mao’s Selected Words.翻译通讯,1980,(1).
  [2]Adler,S.A.Talk on the Translation of Volume V of Chairman Mao’s Selected Words.翻译通讯,1980,(2).
  [3]Corder,S.P.Error Analysis,the Edinburgh Cours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llen,J. and S.P.Corder(eds.).Vol.3.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4]Hendrickson,J.M.Error Corre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cent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odern Language.1978,(62):387-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