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强

  生活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那么何为教学艺术呢?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堂历史课,我认为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展示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反映,是历史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结合。我通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突出形象性、生动性与情感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十二至十六岁的青少年,特别是国家实施“普九”工作以来,这些青少年学生素质可谓参差不齐。尽管如此,学生在历史课堂上,都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一特征不放,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情景,烘托气氛,讲得绘声绘色,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讲历史插图时,要把单一的图片拓展到鲜活的历史事件中去,使之由彼及此,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讲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时,可这样叙述:“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对中国人民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在短短的时间里,杀害了中国35万同胞。整个南京城被破坏。”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更有对侵略者残忍手段的痛恨。对于这样栩栩如生的描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而去分析思考这段历史呢?
  
  二、注重知识的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讲清块状的知识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知识的联系,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有三个方面:1.两节历史课的联系;2.每一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重视不够。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讲到“日出之国”的日本时,可从日本在奴隶社会末期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史实,联系到今天日本的繁荣与富足,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使用美的语言。
  
  优美的语言是初中历史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大多要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优美的语言是融洽畅达的沟通。新鲜有趣的导入,发人深思的提问,天衣无缝的衔接,动静交错的起伏,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是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是历史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教师可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一步步诱导学生步入艺术化的殿堂。可选有代表性,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合着音乐吟诵。有准备地精编一些有趣的寓言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讲述中不时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用美的语言来完善故事,看谁回答得最精彩。教师语言生动得体,就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煽起学生的表现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授课中教师还可以用些精彩的录音片段。如长征的胜利一课,用录音机播放长征主歌,那发自肺腑、开启心扉、优美动听的解说词让学生感动,长征的经过历历在目,铭刻在学生心里。如此,教师用美的语言开启智慧,学生在美的语言中激发情绪,接受熏陶,领悟爱憎,培养能力,创造美感。
  
  四、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全班性的研讨,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便于学生展开思考、发挥的问题,如:“商鞅的变法措施对谁有利?”“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据有关资料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说出丝绸之路对国外的影响有哪些?”等。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鼓励每一位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组长进行归纳,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之间可以就不同观点展开辩论。这种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五、充分利用课本小栏目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的新教材,特设了“研习升级”、“探究与实践”标目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利用这些课本小栏目资源,可以让同学们仿效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学期以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课本小栏目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中华祖先的传说”时,我们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搜集古代历史传说,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体会其中的含义,比较出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这样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