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语文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连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本文就新课标环境下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学进行探究。
  
  1.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教师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流程是:任务发布(推荐阅读)―确认小组―课堂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拓展性阅读―课堂交流―学生自主地延伸性阅读。
  学生的活动流程是:接受任务―寻找学习伙伴―指定性阅读―展示、交流、反思―在教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展示、交流、反思―自主地延伸性阅读―针对性的社会考察。
  
  3.阅读教学的教师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当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绝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判者。教师要全程参与活动,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活动开始时期,教师要明确地提出任务是什么,组织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帮助与指导;在交流讨论和评价阶段中,引导学生独立评价或互评他人的学习成果,并最终给出每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地洞察学生在接受任务和交流反思时所体现出的反应差异,由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促使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引发自主学习。
  
  4.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1)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课文),而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
  因此,强调自能读书,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
  (2)以“读”为主
  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讲和问,而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而应该多读勤思,熟读精思。
  (3)突出“自”
  自能读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虽然也有教师的启发诱导,但主要还是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
  (4)体现“能”
  这里的“能”是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自能读书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它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读的技巧、思的方式),阅读的内化因素(感知、顿悟、深究),还包括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习惯,将能使学生的成长更迅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