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冬云 庄树文 许 龙
摘要: 我院的野外实习始终将实习方法的改革放在第一位,如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自学能力、集体力量,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快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本文作者在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中,坚持融知识传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
关键词: 动物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改革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教学观念的差异上,而教学方法是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我院动物课程的野外实习始终将教学方法的改革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比2003―2009年间7届学生的野外实习,我们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情况进行了整合,作了如下教学模式改革。
1.丰富实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采集标本是学生对动物进行感知、分类等野外实习的第一步,采集不到标本,后续的观察、鉴定、制作、保存等一系列实习内容便难以进行。在大连海滨的实习中,无脊椎动物标本的获得主要是捡拾滞留在海滩上的动物,脊椎动物标本则是从农贸市场购买鱼类,标本采集的手段简单,学生有“吃不饱”的感觉。为此我们增加了山区实习基地,在佳木斯四丰山中,学生用各种工具在山涧溪流中采集草履虫、水螅、涡虫等无脊椎动物,以及蟾蜍、松鼠、喜鹊等脊椎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种类丰富,从林冠到土壤深层,各类、各时期、各不同阶段的动物丰富多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采集手段得以尽情施展。
2.改进标本的鉴定方法
不理解动物分类原理,不掌握动物鉴定方法,学生就无法对标本进行熟练的检索。以往学生采到标本后,立刻问教师:“这是什么?”教师或告诉学生,或让学生在彩色图谱上查找。但彩色图谱数量少,学生或相互争抢,或长时间等待,大部分学生往往失去耐心而放弃。拿着厚厚图谱的学生则盲目地把图谱从头翻到尾,对着看哪个像,难以了解动物的关键特征,更无法明确动物身体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学生若能学会使用检索工具,则等于抓住了一把钥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采集到标本后不先用彩图对号,不得直接向教师索要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先自己用检索表查对。若检索过程确实复杂,再由教师指导逐步分析,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试着用多种途径解决。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们还编著出版了《大连海滨动物野外实习指导》,学生人手一册,解决了检索工具书昂贵、短缺和零散的矛盾。
3.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野外实习中,学生容易被千姿百态、飞舞跳跃的动物所吸引,表现为采集的兴趣高,制作和鉴定的兴趣低,观察和思考则更少,出现了只抓动物、不看环境的现象。为此,我们反复强调,野外实习绝不是简单地采集标本,更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在每次采集时都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不同环境中各类动物遇见率的差异,思考和总结其分布和活动规律。为了让学生对动物的结构、功能、行为与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有更多的认识,我们改变了以往给学生规定标本采集数量的做法,实习前给出一组带有研究性质的小课题,或让学生自己拟题,再由教师审核指导。这样减少了标本采集数量,压缩了标本采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某一类动物作更为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如鼠类兴趣小组,用不同的捕捉工具和诱饵,观察不同环境下捕到鼠类的种类、数量及其食性的差异;鸟类兴趣小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环境和不同高度的鸟网捕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了解不同鸟类生态位的分化,以及同种鸟类栖息环境的多样性。
4.带着科研小课题或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野外实习
在野外教学实习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科研实验材料,研究地方动物区系及其多样性;调研地方植被、森林、园林植物的病虫害,为区域经济服务。最后我们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以及较高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
5.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资源整合
我们借助录像机、数码相机、电脑等先进仪器,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采集到的标本、拍摄到的生境、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科教小电影。这样既能增加实习的趣味性,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还能为教学工作积累资料。
6.学科间的互补
在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我们尽量邀请讲授植物学和生态学的教师同去,这样做既可增加带队教师的人数,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又可将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学生了解整个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学生在采集实验材料,研究地方动物区系,调研地方植被、森林、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等方面,达到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目的。
总之,随着动物科学的发展,野外实习已经成为动物课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恰当地选择好实习基地,合理使用实习经费,鼓励教师的改革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做到完善实习内容、改进标本鉴定方法、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一定会达到很好的实习目的。
参考文献:
[1]吾玛尔,阿布力孜,吴旭.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改进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5,(12):52-54.
[2]宋鹏东,李映溪,王桂云等.大连沿海无脊椎动物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