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滢羽
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工作实践和对赏识教育的理论理解,本文作者对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偏低,在行为规范和自我管理方面表现较差,学生管理工作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难题。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欣赏。”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一般是文化成绩偏低,学习能力较差,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依赖性较强,自我控制力较差,部分学生甚至带着混文凭的思想来上大学,所以其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人生态度消极,违纪犯错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面对这样的学生,有的教师采取的措施是批评和处罚,学生只是表面服从,教师非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存有不信任的心理,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重新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从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出发,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适当地采取赏识教育。
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理念。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点评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赏识教育也称鼓励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以尊重、信任、宽容、鼓励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对学生施以褒奖、鼓励、赞赏,使其不断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潜能,体会到人生价值与力量,不断获得成功和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不希望因为高考失利而被别人看成是各方面都差的学生,不希望在这样的意念中沉沦。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1.增加对学生评价的标准,确立学生的自信心。
高职学生一般是中学时成绩不理想,或者是有严重的偏科现象,因高考失利而不得已上大专院校。目前,大部分院校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仍然以学习为主。现如今,本科生找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内心承受了更多的外界压力。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承受的这种外界压力没有变成有力的内在动力,而是让他们更加地灰心丧气,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自我控制力下降,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抱有不负责任的态度,放纵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现实表现,沉浸于网络游戏、谈恋爱等事情上,从不为自己的人生考虑。
其实,高职学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有了人生目标,他们在现实面前找不到能够肯定自己做法是否正确的机会,或者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方得不到认可,所以,在实施赏识教育时首先要让学生确定自信心,要相信自己。赏识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教育,既然学生缺乏自信,不能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那么通过赏识教育使他们确立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教师不能只是拿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应该增加评价体系的标准,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或者是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有其有别于其他人的优点,如组织协调能力、演讲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丰富的表现能力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重拾自信。
2.把握时机,及时赏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高职学生在日常活动中锻炼的机会会更多,成效会更加明显。他们在理论学习方面往往能力不够,过难过深的课堂讲授不能让他们接受。在学习上受挫的高职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更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及时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学生自然会努力地投入进去。当然,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或者是遇到困难,这时,教师要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包容学生,要了解学生所想,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认清不足之处,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不足,让学生的不足变成能够和自己的优点共同发挥作用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3.正确评价、赏识有度,培养学生增强自我责任感。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以尊重、信任、宽容、鼓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褒奖、鼓励、赞赏,使其不断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潜能,体会到人生价值与力量。但是,我们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一定要注意,要遵守正确评价、赏识有度的原则。赏识教育不是无原则地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包治百病的良方。
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也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在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中,教师应避免廉价的表扬,将赏识流于过场、表面化,否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甚至认为老师是虚伪的,从而产生错觉。赏识要真实,任何虚假与不真实的夸奖只会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导致弄虚作假风气的形成。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一定要认清学生的状态,要将赞美真正运用到评价学生的进步当中,鼓舞学生。
赏识教育主张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学生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过于“平等”,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怕伤害其自尊心,依然对其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可,这就助长了学生学会逃避责任的心理,逐渐地瓦解了学生的责任感的巩固。所以,在赏识教育时一定要正确评价、赏识有度,赏识与惩罚对立而统一,缺一不可。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给予正确引导,尽量避免学生再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的时候也要用适当的技巧,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又能够调动学生改过的积极性,进而慢慢形成承担自己行为的勇气,增强自我责任感。
四、结语
本文是笔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对赏识教育理论的深入体验和总结。教师合理运用赏识教育,能够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落后的学生也体会到成就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用他们良好的表现记录来激励他们努力向上,不要懈怠对自己的管理,犯下本该可以避免的错误,使他们能够天天进步,逐渐变得优秀起来。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这段话非常有道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深知自己的责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对待学生要理解与宽容,多激励、多赏识,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将赏识教育合理地运用于学生日常管理中,教育成效将会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叶超.赏识教育与挤压成材―――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方法浅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宋铁.“赏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考试周刊,2009,(32).
[3]黄玉莉.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教育,2009,(05).
[4]贺恩格,王义学.赏识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