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亚军

  调整和改革后的初中化学课程,增加了探究型活动。基于对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的认识,根据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探究学习方式是适合化学教学的,尤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高其科学素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为教师在实施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时应注意以下策略。
  
  一、激发兴趣是首要任务
  
  健康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因素。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从两个角度进行。
  1.从宏观角度去激励,让学生保持持久兴趣。为了使学生喜欢化学,教师可以用趣味实验诱导学生,如“牛奶变清水”、“雨落红花开”等,让学生感到神奇,产生要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都能让学生情绪高涨,学生也难以始终保持好奇心。例如,分子、原子、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情绪低落。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教师要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可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或穿插学生趣味实验。尤其是在溶液的计算、综合计算等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科学家发奋努力的故事、最新的科技动态,常常组织一些趣味游戏和智力竞赛,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从微观角度去设计,让学生感到处处有兴趣。用“引言”激发兴趣是常用的方法,即教师用一个有关本节内容的扣人心弦的话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创设疑问是中心环节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学生往往不会有问题,教师要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例如为了综合复习多种气体的性质,教师可增设喷泉实验,并设问:(1)用NH3为什么会产生喷泉?若换成O2,能产生这种现象吗?(2)哪些气体与液体作用可能会产生喷泉?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解决问题的引发剂。再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是“淡蓝色”的,细心的学生问:“为什么实际火焰是黄色的?”我趁机启发他们深入探究,自找原因。在探究中,有的学生将氢气吹成肥皂泡,再点燃,火焰的确是淡蓝色的,也有的学生在玻璃管尖嘴管上接上医用注射针头,再点燃,火焰也是淡蓝色的,得出黄色火焰与玻璃导管有关的结论。确实,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就肯定会设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体验实践是重要内容
  
  学生的学习有三种方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它所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与更新。新版的化学教科书中设置的探究课题是体验学习的探究内容和有效手段,能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机会。
  围绕体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善于用化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家庭内空气污染调查,尽管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但更多地取决于小环境的状况。我要求学生在家里观察、记录、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一周后,我看到了学生的调查报告,其要素有的零乱、有的欠全面、有的很系统。(1)污染物:烟尘、SO2、CO、甲醛等。(2)分类:粉尘和气体。(3)来源:煤等的燃烧、家庭装饰材料、气雾杀虫剂等。(4)解决方案:使用加石灰石的环保煤、厨房内使用强排气装置、寻求清洁能源(太阳能)、室内装饰回归自然、少用或不用化学杀虫剂、注意室内通风等。
  经过实践活动的磨练,学生逐渐增加了感性认识,这为其进行理性思考打下了基础。我把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起点,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从中他们感悟到很多东西,当一个问题分析、表达、解决看来比较困难时,学生便会想方设法发现一种更好的办法去突破。他们的这一体验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也更有价值。
  
  四、整合课堂是基本要求
  
  应当承认,目前的化学教学,课堂仍是主阵地。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常规课堂教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学生继续思考探究,开拓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但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受到某种条框的限制,自我封闭。因此,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整合,深入挖掘化学教材是探究学习的基础。为了提升探究成分,教师应当把整合课堂作为支撑点,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对溶液导电性的感性认识,如湿手接触用电器易触电。但如何分析、归纳成化学的一般原理?我引导学生用导电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称取2克氢氧化钡固体,放入烧杯中,进行导电实验。灯泡不亮。(2)量取48毫升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钡固体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再进行导电实验。灯泡较亮。(3)持续通电,两石墨电极上不断产生气泡。用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发现液体密度不断增大,液体体积不断减少,灯泡亮度增强。(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灯泡出现“明―暗―灭―明”。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究和讨论,学生最终归纳出化合物导电的原因、影响导电性强弱的因素:化合物导电必须有电离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的强弱与单位体积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的多少有关,单位体积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越多,导电性越强。
  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体验中,抽象的化学原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不再是云里雾里。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问题是教师不要总是包揽,剥夺学生思维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试一试,尽管有时他们是那么的幼稚,走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
  化学知识不能仅靠现成的传递,学生要通过亲身体验实现转化。今天的化学教学,既是过去化学知识积累的传播,又要考虑未来的需求,那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还原知识的本来面目,在提升问题探索价值方面更多地给予关注,并将学生主体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