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工基础》的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丽静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基础。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很多学生对该课程有一种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到本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使师生为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课堂导入的教学功能,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中去,为开展好新课内容教学打好基础。《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很喜欢实验,因此,教师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用实验验证理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涉及很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且与课本理论紧密联系。学生必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的实验步骤与现象,积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对分组实验要动手操作,保证实验的正确性、科学性,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原理掌握理论和操作方法,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将知识转为技能。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要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和任务,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方法,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和及时记录报告。这样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达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电工基础》和其它学科一样,每一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突破教学难点,为学生学会扫除“拦路虎”,是教学中的常规问题。由于《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教学的实验中无法展示与形容,因此,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学生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例如,在讲解电压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教材是把水流比作电流,水压比作电压,抽水机比作电源进行描述的。但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有的学生未见过实物抽水机,无法在头脑中把水流、水压、抽水机和电流、电压、电源相匹配联系,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观看模拟水流的形成过程,同时看到正电荷从正极向负极运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电流转换成电荷的流动,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遵循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四、及时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掌握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是《电工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解题过程中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帮助学生总结出精练的解题过程。笔者把这种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称为“内功心法”。只有归纳出正确、精辟的“内功心法”,学生才能牢记心底,练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五、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估体系
良好的教育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发展方向起着一定的科学统筹作用。旧的教学评估体制是单一的,仅仅根据考试的卷面成绩对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总体评估,这是极为不合理的。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评估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以操作技能为主,约占50%,理论约占40%,学习态度约占10%。其中操作技能以基础能力为主,并要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单纯只靠笔试一考定名次的局限性,使学生彻底地从应试教学中脱离出来,加快技能的发展。
六、结语
总之,《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实施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应用,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杰.提高电工基础教学效果方法例谈[J].中国农村教育,2009,2:101-102.
[2]周少敏.电工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志礼.实验课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172-173.
[4]谭献标.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广西教育,2008,(27):44.
[5]张力.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