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金艳
多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每篇文章的字、词、内容、结构、问题特点、写法特色、中心主旨乃至作家作品,这么多的教学任务,整节课不得不教师讲,学生听,甚至教师提出问题也只能自问自答,包办代替,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时间让他们发问探究。殊不知,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低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才是不明智之举。这种一味地把老师的问题、思路强加于学生,而忽略几十个学生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思想。因而,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还学生课堂质疑的权利。把学生的疑问、思想浮出水面,从而让他们自主地悠然地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思想,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真正提升其语文素质。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行使质疑的权利呢?我想,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一下。
一、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所以,让学生能大胆冲破迷信权威或固执己见的思想牢笼,有自己的阅读个性和质疑权利,才能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充满主动的探究热情。因而,教师要重新确立自己的课堂地位和工作角度,涉及到教师开始退出课堂主角,而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换。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
主体性教学强调教学应有“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它“在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并认为“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育活动将一事无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失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阅读的需要。
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提出问题是有价值的。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理解本身。辛格认为,积极的理解包括用问题来对课文进行反应,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去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因此,学生提出问题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有效。柯林斯也认为,许多时候理解的失败,实际上乃是由于不能提出适当的问题。所以,培养质疑能力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互动性原则的体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现代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合作并积极倡导发现问题,努力使学生用自己的思想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育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学的场所,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二、鼓励学生提问
宁鸿彬老师的“三个不、三个欢迎、三个允许”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他提倡独立思考,让学生破除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而让学生独立思考,则实行“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而要做到这些,则必须理解学生,因此要求老师做到“三个允许”,即: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这些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时,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三、指导质疑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及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思考,提出自己的不解之惑或不同之见。
1.从直观的文章内容着眼。
文本内容的理解可包括对字、词、句、段的理解,也包括对文章表现主题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培养学生质疑,就从这些最基本的直观可感的内容入手,他们不难学会。
记得在教《孔乙己》一文中,当学生读到“孔乙己大概的确是死了”这句话时,有很多同学都注意了这句话中“大概”与“的确”两个词语的矛盾运用,由于这两个词的探究分析,又让同学们认识了孔乙己的死活是无人关心的,无人考证的,既反映了民众的麻木,社会的腐朽,更增添了孔乙己的悲剧色彩,这样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便清晰了。
2.让学生关注文章的文眼。
文眼是指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句或段。安设文眼是一种为文技巧,能使文章成为有核心、有思想的辐射源与内聚力,让学生发现它,再围绕它想出一连串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全篇的理解。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抓住文眼“讽”字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围绕它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讽?怎么讽?讽的结果?再如《谈生命》一文中关键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说生命像什么?”便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是什么”与“像什么”意义有什么不同?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这些问题也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果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与教师提问的意义相比,其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特色。
一些文章,作者在结构安排上可让读者生疑。
如《与朱元思书》一文开头总起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可接下来文章先写水,再写山,学生只要关注结构安排,自然而然就生出疑问:为什么不先写山再写水照应开头?学生一经讨论便知写作顺序与作者的乘船相关,是由近及远的顺序使然。
引导学生关注结构上的为文特点,可使阅读与写作双丰收。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常见结构(如总分式、层递式、并列式、时序式等),在写作文时就会有所启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