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龙 宇
摘 要: 本文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指出了今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多元化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倡导分层次教学,并逐步走向开放。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 发展模式
2002年9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始实施,标志着新一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局面,黄力生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归结为五种:“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俱乐部型”。①这几种教学模式各有各的风格和优越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笔者在此对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模式和趋势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多元化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体育教育模式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目标的引导下,遵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规律来构建的。新《纲要》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完善了大学体育课程自身的功能,为新时期的大学体育公共课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这个大方向下,多元化体育教育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
1.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教育模式
所谓体育教学俱乐部教育模式,是指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兴趣、特长的大学生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为增进健康,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和睦,以学校场馆为依托,围绕着体育运动项目自愿选择和参加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是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补充与延伸。体育教学俱乐部以功能为导向,把各运动项目划分为健身俱乐部、娱乐俱乐部和技能发展俱乐部,以《纲要》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建立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将学生的需要与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设置统一起来,使课内、课外体育合二为一,为学生结合自己的身心特点、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学生建立起科学体育锻炼的理念,对挖掘体育课程的教育内涵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体育教学俱乐部直接与社会体育接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完善了大学人才社会化发展的培养机制,为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载体,而且增强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活力,为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2.构建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模式
素质拓展训练是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它是体验式教育在中国特定环境中的产物,是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性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2003年,北京大学率先将拓展训练作为体育选项课引进了本科生的教学体系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后,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课程体系当中,为体育课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而突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格局,这不仅增强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丰富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深化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3.构建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以有关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发展和保护学生的健康为目标。这种模式认为,体育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没有疾病,具有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高水平健康状况,懂得什么是健康,理解身体练习对健康的作用,运用健康知识进行锻炼,并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只重视运动的体育课教学是训练而不是教育。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体育教学不应仅限于运动,必须从教育观点出发,强调理解和运动相结合。在体育课程内容中应删除那些对健康影响价值不高的运动,通过体育课程的制定和教学,学生能够懂得每种体育活动的价值、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对某种健康因素起作用的体育活动是什么,掌握自我监督和评价身体状况的技术、技能,学习与掌握健康和运动营养学知识及对健康有价值的身体练习方法和技能。
4.构建运动技能体育课程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体育课程应通过学习、分析、描述运动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技能,扩展学生的运动学概念,掌握、理解运动原理,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运动学知识,有意识地控制人体运动,获得运动技巧,理解运动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运动技能体育课程模式重视运动技能原理及其运动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从哪里开始学。通过体育课程的制定和体育课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运动学知识,熟练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培养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的运动经验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新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实现运动技能的正迁移。
二、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整体程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计者对课程模式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对象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教师在每一节体育课中对设计方案贯彻得怎样?课程中安排的知识、内容对学生是否确实有意义,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或被长时期地应用?所设计的课程是否具有超前性,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对课程全面进行评价,就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学生是否达到课程设计中所确定的目标。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课程设计就存在缺陷,就需要对课程的概念框架或课程的价值选择进行重新研究和修正,从而使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不断完善。
多年来,大学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能为核心,忽视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式多是体能测试和技能过关,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评价手段单一;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体育课程的评价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
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改革是要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新型专门人才,基础性和专门性密切结合正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发展日标的核心内容。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体育课程评价呈现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今后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目标,处理好学生的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关系,并把个性发展置于重要的地位。
三、倡导分层次教学,并逐步走向开放
分层次模式教学就是打乱原来按行政教学班、年级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身体素质基础、体育专长基础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按水平、兴趣分班,对于同一项目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为解决场地与师资的不足,可灵活改变上课的时间与空间。体育课的上课空间不必限制在学校的范围内,有条件的学校可大胆走出校门,利用社会经营性的体育场所及学校的周边自然环境设置项目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活动类型的需要。
目前,在分层次教学改革方面,出现了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三(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以南京理工、江苏大学为代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福建师大为代表的“主附项兼修”模式,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等等。但从大多数大学来看,按行政班级上大课依然是教学形式的主体。而且据了解,多数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要进行约10个项目的教学,教学形式和教师上课状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教学形式相同,在课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上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大学生的要求。今后,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将逐步成为教学形式的主要方式。
此外,随着社会体育的日益发展,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的趋势已初见端倪。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交流趋向频繁,教师可以在社会的体育场所代课,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社会体育设施向大学开放。另外,大学体育网络和社会体育网络进一步贯通以后,信息渠道更为畅通,体育社会化的步伐更能加快。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不是削弱,而是有加大和拓宽的趋势。我们应更加深入地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以适应高校对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需要。
注释:
①黄力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剖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8,(4):17-20.
参考文献:
[1]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3):22-24.
[2]汪正毅等.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7):225-227.
[3]朱建国.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模式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有关问题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7):79-81.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