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文阅读重在翻译的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兴远

  高考对古文的考查,一般有四种题:一是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二是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三是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四是翻译。分值在20分左右。要想考试得高分,古文阅读必须重视翻译;古文翻译,必须重视字词句的落实。古文阅读,一定要让学生过好翻译关。因为过好了翻译关,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也就自然得心应手了。翻译不过关,其它皆难办。翻译要过关,必须字字落实到位,不能随心所欲,自以为是。
  我校高一上学期二考有这样一道古文翻译题:
  把“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课文注释是: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金版教程》翻译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所以你们不要对此介意而不敢说真话了。
  我班有不少考生的翻译是: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一些,你们就不敢说话了。
  结果这些考生的得分都偏低,多则2分,少则1分。
  这是为什么?从翻译的标准来看,它完全符合“达”“雅”,通顺、简洁。为何得分如此少?“暮寝而思之”,原来如此,它与考试评分标准有出入。现在考试强调的是“信”“达”,而不是“雅”。考试评分细则曰:某字是考查点,某字是考查点。只要这个考查点译对就可以得一分,那个考查点译对又可以得一分,整句通顺还可以得一分。
  这些考生的翻译虽然通顺、简洁,但少了一个考查点,自然得分低,怪不得阅卷人。
  上完《过秦论》之后,我要求学生翻译全文。看了不少学生的作业,发现很多学生都是抄的,而且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都译错了。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语文教学全解》的翻译是: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地方的雄心。
  学生照抄照搬,完全不按老师的要求翻译,自以为书上的就是正确的,一味地迷信书本。这样翻译,考试能得满分吗?不能。 这句的考点是“席”“包”“囊”,名词活用为状语。如果不把这种活用现象翻译出来,只能得“通顺”分1分。
  古文翻译,怎样才能落实到位呢?
  古文翻译要落实,必须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做到“释”、“留”、“删”、“增”、“换”、“调”。
  释。即一词怎样解释就怎样解释,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古文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单音节词占多数。所以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应尽量把原文中的单音词翻译成双音词。
  留。在文言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器物名、帝号、年号、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删。文言中的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的成分等,它们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应该删去不译。
  增。古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这样译出的句子才完整、通顺、明确。
  换。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中有些词已经不再使用,或者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有的名称说法已经不同了,在翻译时,应该用现代汉语替换的地方必须替换,不能以今义当古义。
  调。由于语言的演变,有的文言句型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特殊句式,其中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对于这些特殊句式,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调整。
  再则,古文翻译必须“瞻前顾后”。
  《鸿门宴》一文有这样一句: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有不少学生将此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了马和随员,独自骑马脱身,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手持利剑盾牌步行逃跑。
  从字面上看,翻译通顺。但从意义上看,前后矛盾。刘邦既已独自骑马脱身,怎么又同樊哙等人步行逃跑?问题出在哪里?“静而思之”,“与”字也。这里的“与”字不能讲成“同”、“和”,应讲成通假字“余”。后半句应译成:余者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手持利剑盾牌步行逃跑。刘邦骑马逃跑在前,樊哙等人步行逃跑在后,为刘邦断后,为刘邦逃跑争取时间。如此讲,才合情合理。
  由此可见,古文翻译要落实,还必须整体把握文意,而要合乎文意,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下钩连。
  前面说的是翻译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翻译才能落实到位。
  方法掌握了,是否就一定能落实到位?不一定。如果不勤加练习,不反复实践,而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考时也会如蚊子咬菩萨――无从下口。
  因此,上课要让学生勤动脑、动手、动口。先让学生翻译,译不通的老师才加以点拨、点化,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养成字词句落实的好习惯。如此,古文学习将事半功倍,获益多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