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自宏 崔 蓉 陶 冉

  摘 要: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种信息解码过程,是意义再构建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作用过程,然而背景知识即图式与听力理解的密切关系却常常被忽视。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听力理解过程 信息处理 听力教学
  
  引言
  
  图式理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上世纪30年代初提出的(周相利,2002)。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尽管图式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定义,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世界,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自然语言的理解(王瑞昀,2004)。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背景知识的有机整体。图式在人脑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其主图式、子图式纵横交错,大小、层次、经验、知识各不相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很强的学科色彩。英语学习者已存有的图式知识对他们吸收新知识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图式随着学习者视野的开阔、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并不断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参考,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联想、制约和理解。这就导致了两种信息处理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由刚进入认知理解系统的具体信息启动,这些具体信息激活最具体、最底层的图式,理解过程因此从最具体、最底层的图式的示例化开始,这样从最具体到抽象自下而上地进行。相反,“自上而下”从高层次的图式和背景开始,以它们来预测、筛选或同化输入信息,并以形成抽象化的结果而结束(余丽,2003)。
  
  一、听者的图式
  
  听者的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后两者也可称为超语言图式或非语言图式(余丽,2003)。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图式尤其是超语言图式对听力理解的重要作用及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语言图式。指听者所掌握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是听力的基础。在听力理解的起始阶段应特别注重语音知识,掌握爆破、连读、弱读、同化等微技能,从而正确切分语流,达到理解句子、对话或短文的目的。其次,注重词汇的积累。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听者必须掌握大量的常用词汇。如果所听语篇中生词量较大,习语较多,会使听者因不理解而失去信心。
  2.内容图式。指听者对世界的认知,对所听材料的话题即题材的熟悉程度。英语听力测试中,有关测试内容的对话大多来自日常生活,都是些为人们所熟悉的诸如学校、商店、办公室、机场、餐馆、医院等的典型场景。这些储存在大脑中的有关生活常识的图式模型对听力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3.形式图式。与内容图式同样重要的是形式图式,指听者在篇章、修辞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听者如果了解篇章结构方面的形式图式知识,有助于理解预期的建立,抓住话语的主要意思。比如在教“预约、预定”(reservation)这一主题时,学习者的大脑中会出现预定旅馆房间、车船票、飞机票、电影票、饭店餐桌等已存图式。
  
  二、听力理解过程及图式的作用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认知心理学家(何冰艳,2003)认为听力理解过程首先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也称为微观信息处理过程(micro-processing)。
  总之,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一种“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过程。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而是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听话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话语所表达的主题。然而主题有时并不直接体现于话语的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因而在理解话语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图式知识。
  
  三、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语篇意义是口头语篇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交互摩擦的结果,因此图式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可概括如下(王瑞昀,2004;余丽,2003):
  1.图式有助于语篇信息的吸收。具有背景知识或熟悉语篇话题有助于听力理解,因为相关图式为吸收录音篇章信息提供了心理框架,即为人们理解事物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使人们对某事物的发展过程、环节和语言材料将要涉及的内容有了一个预期。当我们听辨一篇文章时,如果对标题越熟悉,就越容易理解文章。
  2.图式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听者在听音之前和之中总会根据已经掌握的图式不断地推测说话人可能会说什么、注意力该放在什么地方,以便对要听的内容进行初步筛选。听完材料后如要求对所叙述的事件原因作出判断,那么在听音时听者的注意力就会较多地分配在分析原因上,使听者有条不紊地在记忆中搜寻。
  3.图式有助于推导性发挥。推导性发挥基于相关图式。图式的变量约束作用使人们在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时,思维被限定在一定方向和范围内。由图式提供的总体框架,为有效地推理某个事物的“缺省值”(default value)提供帮助。语言本身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性由各种因素所激活的图式的推理而得到弥补。
  4.图式有助于听者对上下文的预测。人们在听具体的对话或短文时,所听材料可以激活听者大脑中相关的知识图式,而这种图式一旦被激活就有助于听者预测所听材料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景。
  5.图式有助于编辑和总结。背景图式还是进行要点总结、概括、发挥、语义重构、推导等理解活动的基础,听者大脑中如果缺乏相关图式,就无法理解听力语篇。
  
  四、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周相利,2002)表明,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如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即听者大脑中没有与材料相关的图式或未能成功地激活图式,听力理解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所听材料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而且能将听力教学从以往的以“词、句”为中心转移到以“语篇”为中心上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图式知识。听力教师的职责不是按教科书照本宣科,放带子,对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句型、文章这么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听力目标,充分优化影响听力的各要素,提高学生的图式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水平。
  2.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当听力材料所需背景知识与我们的文化有相似又有不同之处时,则可由老师引导学生激活相似部分的图式,指出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以注意。一方面利用激活的图式采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对文章进行预测,从总体上把握篇章大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理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听辨出关键词、句,以便检验、证实或修正预测。
  
  结语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过程不是单纯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和意义再构建的、有图式等要素参与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听力教师不仅需要储备语言知识,还应储备文化背景知识,在大脑中建立大量的图式,并且做到语言图式知识、内容图式知识和形式图式知识并重,及时激活图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Anderson,A.and Lynch,T.Listen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Carrel,P.L.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1983,(12).
  [3]何冰艳.话语分析与听力教学[J].涪陵师范学院院报,2003,(1).
  [4]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2).
  [5]王瑞昀,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2).
  [6]余丽.外语听力理解的超语言图式制约[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2).
  [7]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