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瑞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基于对这一课程理念的分析和把握,高中生物学教学应渗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根据科学经历和科学家传记,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介绍了有关科学家所做的一些实验,阐明了其原理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揭露和认识的。由此,学生对科学的产生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又如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试验得出生物的遗传规律,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过程呈现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在阐释生物学知识来源时,一些曾经或者正在困惑人类的生物学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意义重大。
  2.寻找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点,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加强知识的应用是使学生真正学好生物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之一。教材中与人们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学时我们要加以充分利用,积极引导。如在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时,引入生态农业的一些基本常识,用以虫治虫的办法来代替农药杀虫的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使农作物增产。另外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在讲“环境保护”时,教材中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如何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学校附近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保护环境的书面建议。
  3.根据教材中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观的教育。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生物学的基本观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充分挖掘,积极引导。例如,生物遗传的优化组合,结构的协调对称,生理过程的协调统一,环境的优美秀丽,生物的保护色和拟态,等等,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从美的角度来探索科学的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有益的。教学中通过以上这些基本观点的诠释与剖析,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二、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中生物课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步骤是: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分析与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三、培养科学求实精神,发挥实验教学特殊作用
  
  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播放多媒体课件等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未认识或未充分认识的生命过程和现象有直观的了解。
  其次,在分组实验中,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在分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出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科学发现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才能使偶然变为必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疑难,让学生懂得成功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获得的。
  最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并要求学生对课外实验的原理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教师应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选好研究性学习课题,加强指导,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实际研究中,切身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是一种科学素质的锻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