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生英语使用中的语用失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小春

  摘 要: 语用能力是语言学习和应用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而语用失误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则普遍存在。本文对学生的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现象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文化意识,避免在语言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关键词: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 对策
  
  一、引言
  
  如今,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以及语用行为与交际失误等相关课题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就语言学习的本质而言,其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重视语言本身的知识性、正确性,强调语言知识,而轻语用知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全只注意英语语言本身的知识点,而不注意语言之外的大的语言环境,对英语语言环境中的社会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了解不多,从而在实际语用场合就缺乏语言的得体性。因此,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必须对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偏差进行反思,并予以纠正。正如何自然教授所指出的,“英语的语用知识不但要教,而且要列入教学计划。因为语用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用失误的含义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个概念是英国语言学者托马斯( Thomas)提出的。他把交际中听话人不能理解说话人的语用意义而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称作语用失误,其内涵是不能理解所说词语的含义,这里使用failure(失误),而没用error(错误)来描写语用差错,是因为话语的语用能力即语用意义无所谓正确或错误,只有达到还是没有达到说话者的目的的区别。即说话者的话语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可能是对的,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并没有产生说话者要达到的言后行为,即交际失败。Thomas提出语用失误分两种类型一是语用语言失误(prag-linguistic failure),指不合操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生硬地套用英语而造成的语用失误。二是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的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是培养的目标,而语言知识是基础,两者互为借用,互为补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后,如何正确地把这些语言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三、语用失误现象及其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很多学生在别人表示感谢时常回答:“It’s my duty to do so.”本意是“这是我的职责,不用谢。”但本族语者的理解却是:“不用谢,我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如下例对话:(一位中国大学生陪同一名外教shopping后)
  外教:Thank you for accompanying me.
  大学生:Don’t mention it.It’s my duty to do so.
  其实这里“duty”与中文的“职责”不等值,“duty”在英语中指某些“不得不尽的职责”如服兵役、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duty)。
  再如,中国的学生在回答“Is this the famous shopping mall in Shanghai?”这样的实质性问题时,常会很干脆地回答:“Yes,of course.”这样的回答在汉语里是可以的,而在外国人看来很生硬、不礼貌,他会以为你认为他有智力障碍,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起码会令人感觉对问话者有轻视或不屑的态度,很容易产生误会。
  (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及语境意识的缺乏。
  如在机场迎接外国专家时,中方为表示对外宾们旅途辛劳的慰问,说了句:I’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hard time.(辛苦了)在中方来说,这是句很热情的话,表示对外宾的关心,本无可非议,且从语法上讲这是一句正确的英语。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就觉得很不自然。在这种场合英语使用的客套语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the trip?可见有时把汉语直接译成英语并不恰当。虽然符合英语语法、语义规则,却可能不符合英语的文化背景。一般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都知道和外国人交谈时,不轻易提问:“How old are you?”“How much money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路上相遇熟人也不能问“Where are you going?”等此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该语言所属的文化中属于“隐私”和个人问题,一般不宜公开谈话。语境意识缺乏也会引起的语用失误。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我国英语学习者往往忽视说话时的语境,单凭字面意义进行判断,因而常常产生语用失误。请看下例:早上外教的英文会话课刚开始,某学生精神不够振作,外籍教师略有不快,但仍微笑温和地说:“Are you a little tired with your earlier work?”学生答道:“Yes,a little. ”教师一愣,无言以对。这里教师的语用意义是叫学生振作起来,但学生并未意识到课堂语境下教师问话的内涵,因而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类似的语用失误在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屡见不鲜。
  (三)违反交际中的礼貌、得体准则。
  使用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例如某乘客对一名出租车司机说:“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看似一句礼貌用语,然而在英语国家,向出租车司机说这样的话,句中的礼貌用语与说话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不相称的,从而造成了语用失误。在上述场合下,打车人只需说句“Airport,please!”就足以满足交际需要,使双方都感到合适。要语言合适、得体,说话时就要注意分寸,非母语使用者大多会使用“I’ll take.”和“I want to take.”表达某种建议;然而,在相同情况下,母语使用者则倾向于选择“I was thinking.”“I’ve been thinking.”或者“I would like to...”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不难看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母语使用者在语言选择上相去甚远。母语使用者们常常指出非母语使用者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用失误以帮助他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建议、推辞或拒绝。
  
  四、克服语用失误的对策
  
  (一)教语言,也教文化。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教师除传授语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语用知识。告诉学生言语要得体,要符合不同文化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方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禁忌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的习惯用语和行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告诉学生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要从对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话语,跳出自身的文化束缚。
  (二)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意语言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突破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口语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地投入交际练习活动,并且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参加交际活动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课堂活动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扮演角色、情景对话、人物采访,分组活动等。
  (三)文化教学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如多媒体影音资料、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短剧小品表演等。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背景再现或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语用能力。同时将文化知识适量地引入学生的单元、学期的测评上,在测试材料上加大语用方面的比例。给予学生在对文化知识关注的自主意识上以适当的诱导,使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环节始终。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语用失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只要我们重视它们,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语用失误就可以避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文化语境教学意识,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设备进行文化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
  [2]洪岗.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1997.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Applied linguistics[J].1983.4.2:9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