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法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世军

  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首先要考虑好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那么怎样提出课题、导入新课呢?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实验导入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观察。利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幻灯片、投影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光的色散》一节时,我就先做了课本“人造彩虹”,请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那么物体为什么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而且也可以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可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感知更有直接作用;同时还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进而使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二、提问导入
  
  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提问引入法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请学生回答或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新课。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增强学生思维的乐趣。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就这样导入: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者电风扇转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或者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悬念导入
  
  著名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所以悬念、疑问常常是探索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教师既可以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又可以创设出探求的最佳情境。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一上课我会拿出一张牛顿的画像给学生,然后问:“画像上的人是谁?”有学生认出是英国的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再引出本课的课题,立即提出思考题:①“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个人发现,还是众多科学家的探索的结晶?②为什么这个定律用牛顿的名字命名,而不是以其他的名字命名?③该定律是牛顿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出来的吗?然后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内容。
  
  四、经验导入
  
  采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例如讲《压强》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在烂泥地上走和在烂泥地上垫一块木板后再走,两种情况下,陷入泥里的深浅是否一样?为什么?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又如讲《惯性》的时候,我可以举出钢笔出水不畅时,甩一下,墨水就出来了;汽车起动、制动、拐弯时乘客有倾倒现象等事例,来导入新课。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但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况,从而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来理解物理知识”的习惯。
  
  五、模拟导入
  
  在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我让一个学生来到前面用力推墙,发现墙没动而他自己后退了,为什么呢?导入新课。在讲《力的作用点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我让一个学生来到前面关门,第一次力作用在门的把手处,第二次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位置,然后问他哪个更容易把门关上?这样子由学生的亲身体验导入,效果良好。在讲《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时,我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每个人用自己的钢笔或圆珠笔的一端在自己的头上摩檫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看能不能吸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印象深刻。
  
  六、课件导入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增加观察对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引入新课,可以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课上讲《浮力》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浮体”的情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观察到了各种色彩的鱼在游,画面上又出现了水中的小船、大船和正在航行的万吨巨轮,最后出现字幕:为什么万吨巨轮能浮在水面上?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短短几分钟的情景,就将全班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情景中。
  总之,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新课引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新课引入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引入方法,都应当在知识学习、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新课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