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横向教学模式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金慧 张明伟 陈 滨

  摘 要: 本文作者在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教学中进行了横向教学模式的探讨,结果显示,采用横向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对健美操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加健美操课程的健身功能和价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专选课 横向教学模式 理论构建 试验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2005级专选班的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组(30人),一个为对照组(30人),两组学生的基础均无显著差异。
  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横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健美操在发展过程中,延伸出普拉提、拉丁健美操、啦啦操、搏击健美操等,街舞、瑜伽、肚皮舞等逐渐盛行。从对部分普通高校学生的调查来看,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教学大部分采用纵向教学模式,即,专选课三学期分别安排的教学内容分为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多元素三个方面。由于健美操日益流行和迅速发展,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提高,因此对健美操课程和教学提出的问题也随之增加。
  2.1.1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四项内容。第一阶段包括大众健美操等级套路、形体训练、芭蕾基础及搏击健美操四项内容,其中以大众健美操等级标准为主。第二阶段包括竞技健美操等级套路、拉丁健美操、啦啦操、街舞。第三阶段主要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包括各种健美操的编排、带操,健美操各种风格的提倡和交流,辅以瑜伽、普拉提、肚皮舞等元素设计。
  2.1.2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以全体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认识、操作和情意三个方面确定的”。因此,横向教学模式在充分给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发学生的创编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专项的综合素质。
  2.1.3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
  该模式利用健美操项目多元素的特点,分阶段分层级、从易到难地教授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1.4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常用“线性渐进法”(Linear progression),这是一种不会发展成组合或套路的自由式教学方法,从基本动作中选择动作加入变化因素,使学生有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多样性是关键。“过渡动作保持法”(Holding Patterns Addition)常在第二、三阶段采用,使学生在不间歇的低强度的运动中进行学习,在教授复杂动作和新的动作组合之前加入一个简单的过渡动作(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学生的心率不下降),过渡动作可插入新教的动作之间,但要简单易学并易于记忆。采用俱乐部式带操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增大练习密度,很受学生欢迎。
  形体和芭蕾基本功部分采用常规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的教学方法,并在理论课中播放录像和光碟,让学生的视觉学习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接受新的内容和知识。
  拉丁健美操和肚皮舞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加入拉丁舞基础练习,然后进行拉丁健美操和肚皮舞的教学,并采用引进其它项目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因特网下载资料,制作课件,并播放比赛录像等教学资料。
  2.1.5横向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
  第一学期末,编排套路变换队形组织表演;第二学期末,编2×16×8拍的表演套路(正、反面各做一遍)并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实践;第三学期末,大众和竞技的裁判规则理论考试,以及竞技健美操比赛的编排(包括制作比赛秩序册等)。
  2.2横向教学模式的试验效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表明,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在创新能力、创编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创新模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2.2.1横向教学模式试验结果比较
  
  2.2.2实验组学生对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接受和肯定横向教学模式的,个别学生因为基础差不能很快适应。这种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编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表3 实验组学生对横向教学的评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0人)
  
  3.结论
  3.1该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2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形式丰富触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3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炼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振兵,张少石.“互交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效用[J].体育科学,2001,(3).
  [2]王京琼,何培森.组合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2001,(2).
  [3]丛冬梅.高校健美操课实施“团队组合学习”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曹易磺.健美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席毅林.论健美操的时代意义与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增刊.
  [6]刘巧侠.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7]张绍程.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8]袁红.健美操教学应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1997,(1):36.
  [9]张会芹.浅谈女大学生健美操课创造力的培养[J].体育理论研究与应用,1999,(6):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