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晓白
摘 要: 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自发意识,提高学习成效。本文分析了学生及教师的情感因素,并探讨了情感因素的转化方法。
关键词: 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 学生 教师
一、引言
语言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语言能力,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微妙、最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易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这是不言自明的现象。语言认知的发展速度和最终水平呈现个体差异也与此密切相关。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认知因素对其的影响一样大。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灌输过程。教师不是发射器,学生也不可能是接受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参与和交流,是师生两方面在理性情感上的动态的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学生是否喜欢教师,将直接影响学习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等。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中,靠自律行为来提高学习者群体水平有相当的局限性,而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自觉性行为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发或自觉意识,提高学习成效。
二、学生的情感因素
人的大脑总是充满了各种情感,其中许多是潜意识的,我们很多言行举止都受情感的支配。对学生来说,情感也支配着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某种倾向。学生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外向和内向、学习动机等。例如,下列这些现象与学习者的消极情感因素有关:
――认为学习是为父母或老师(动机因素)
――喜欢坐在最后一排以逃避课堂活动(动机因素)
――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性格内向)
――回答问题时紧张甚至发抖(焦虑)
――听说考试就害怕、紧张(焦虑)
――担心被老师提问(抑制)
焦虑可能是影响语言学习诸因素的主要因素。造成焦虑的原因有语言课程考试成绩、水平测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语言学习中的自信、自尊心等。学生在语言课堂上担心自己能否被他人接受、能否跟上进度、能否完成任务;担心用英语交际时不流利正确、害怕考试、害怕被评价太低等。还有的学生喜欢比较,一旦发现他人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时也会产生焦虑。
语言学习中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在过去给人们造成一定的误解,人们曾认为外向者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实际上,外向者有增强自尊的要求,希望他人把自己看作独立整体;内向者从自身获得这种感受,具有较高程度的移情感受,他们有着巨大的内在人格力量,这种品质对语言学习是非常有利的。目前很难说哪种性格与语言习得的成功程度直接有关。
抑制是个体采取防范手段保护自我的方式。语言学习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儿童犯错不会感到难为情,但情感气质已经成形的成人会产生保护自我、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这种心态会阻止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必要的冒险,妨碍语言的发展。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有多种分类,其中内在动机对语言学习促进作用更大,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心理,有利于长期记忆,在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
三、教师的情感因素
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和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语言输入提供者。即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作用仍然相当重要。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消极情感大于积极情感,那么再好的老师或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在以互动交流为特点的外语课堂中,情感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情感因素渗透在交流的每一刻,不但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他们不可能控制教室里的一切因素。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如果教师本身缺少自尊心,他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其情感有时比知识传授更能影响学生。
教师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他的情感可能激发或阻碍经验总结。总结不是简单的抽象概括,而是复杂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与身、心、神结合在一起。在发展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性时,教师的情感具有权威性。学生往往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感情和感受当作评估自己的标准,当感觉自己是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己有价值的感觉。
除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调动班组活力(group dynamics)。一个学习群体有其自身的生命,整体的表现不等于个体表现的简单之和。同伴之间通过了解对方而相互认同和吸引。教师充当班组的领导者,影响课堂的每一方面。教师领导有方、任务组织良好的教学比学生的自由学习更有效。有凝聚力的班组在完成团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体验成功的同时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排忧解难的态度不但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性,而且能体现出对班组活力的关心。
四、情感因素的转化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将消极情感变为积极情感或弱化消极情感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教师去思索。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情感是绝对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当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或恐惧感时,他们就很难全身心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在教学中,可在考虑下列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1.培养积极情感目标
要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接纳英语的语言形式、语言特征,学会欣赏这门语言,通过对语言素材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意义的介绍,通过对词汇的社会文化诠释,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新奇感,加强对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认识。
2.实施干预引导
通过归因训练,对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倾向进行教育干预。归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成绩、学习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学生对自己成绩好坏的原因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期望,从而影响其学习进度。积极归因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对未来充满期望;而消极归因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随之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帮助学生列出忽略的信息与欠缺的知识,让具有积极归因风格的学生现身说法,给存在归因偏差的学生具体示范,然后相互交流经验与体会,使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当学生对失误、失败作出努力归因,对进步、成功作出能力归因时,予以肯定和奖赏;反之予以否定,并进行重新归因,帮助其直到矫正为止。
3.进行有效反馈
将关心、信任、鼓励适时地传递给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反馈。实践证明,学生得到来自教师的反馈越多,学习情绪越高,参与愿望越强,情感动力越大。这种积极情绪反过来会感染教师。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反馈,借助无声语言将自己的期望心理与情感态度传递给学生。如:以微笑表示满意与肯定;以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以期待的眼神和目光表示信任及鼓励的情感态度等。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取得的成果进行赞扬反馈。如:当众表扬;课前课后交谈时个别表扬等。作业评语也不失为反馈的有效渠道。可以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与赞赏的评语;可以对作业中涉及的问题,以学生的心态加上理解与同情的评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英语程度的高低及作业涉及内容加上顺应性的评语,以示鼓励。
4.共创师生和谐
通过移情建立融洽的、情感型师生关系。移情是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情感现象,是站在别人角度上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要求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站在教师角度,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移情不仅要设身处地理解他人,而且要求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课堂环境下的移情有利于语言学习与交流的和谐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把讲授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树立学习责任感,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既着眼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展,又要注意自身自觉性的发挥,注意自身素质提高,通过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师生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五、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信念的催化剂。学生的情感来自于教师的感染力,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在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更能充分开发潜能,展现智慧。积极的情感介入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和活跃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积极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介入,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Arnold & Jane.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1).
[4]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5]文卫平.外语学习积极情感背景模式[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2).
[6]闫伟海,张梅娟.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J].外语界,200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