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劳春君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关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离不开生活,因而“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必然成为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通过生活中与数学关系密切的例子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数学的价值性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结合实例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指教学内容应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本身充满着许多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理解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温度计是数轴的实物原型,在进行“数轴”的教学时,可以用温度计来类比数轴,学生对数轴这一概念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应用数轴解题时,就能以温度计为参照来思考,思维可以有具体的情景作为依托,从而大大提高解题能力。例如,比较数-5与-1的大小时,学生会根据“温度计上零下5度比零下1度温度低”这一事实类比得出-5<-1。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能增添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高度抽象的数学只有走进日常生活,才会显得生动、具体、富有形象,学生才会乐学、爱学。数学理念具有抽象性,教师应该通过数学实验,把其背后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其变形和发展及与其他问题的联系。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内容时可补充如下问题: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
  教师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悟其本质,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如何剪。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如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探究实验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内容,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通过探究这些内容的实验操作,学生一方面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创新的想法,激发创新思维。
  
  三、结合动手操作,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是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去探究生活中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师有必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外于一种观察、实验、猜测、发现的状态中。将探究融入动手操作之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把8根火柴首尾相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谁围出等腰三角形的种数多。试问最多能围出多少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呢?教学中,常规做法是运用不等式的知识解答:设每根火柴的长为“1”,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x为正整数)则有(8-2x)+x>x,且x+x>8-2x,解得2<x<4,所以x只能取3,只能围成1种等腰三角形。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题的条件展开活动。把8改成9、10、11等,利用火柴棒让学生直接进行摆放,再进行画图,找出规律。
  
  四、结合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感受,自己去主动地探索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用其应用”之后可以4―6人为一组举行一次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测量的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以组为单位写一份测量实践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1)事先帮助学生确定所要测量的目标(如测量校园内树、旗杆、教学楼、水塔等建筑物的高度,也可以测量河宽、池塘的高度、两幢教学楼之间的距离等);(2)设计实验方案、步骤,准备器材;(3)同组成员一起讨论以下问题:①可以用什么测量方法?②每种方法要用到哪些工具?③应测量得到哪些有关数据?④如何计算最后的结果?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五、运用数学模型,让学生拓展生活中数学
  
  应用数学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平时解题时,我们应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将其转化为熟悉的数学模型(如数式模型、方程组模型、不等式(组)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从而架起一座通向实际应用的桥梁。如建立函数模型,函数反映了事物间的广泛联系,揭示了现实世界众多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诸如造价成本最低、生产利润最大,风险决策、股市期货、开源节流、扭亏增盈方案最优化等问题的研究,都可以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
  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让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他们原有的经验,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实践证明,“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活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