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江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职业学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体会 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学科。该课程内容丰富,知识密集,既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与其他诸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基础》和专门工艺学等课程联系密切。该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教学课时少的缺点。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成为任课教师的一大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体会。
一、针对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当前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偏多、偏深,实践性差和联系实际少等不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带专业的不同,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精心挑选,确定教学的重点。把一些比较陈旧的内容尽可能地更新,把教材中介绍较少而学生感兴趣的、在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内容尽可能补充进去,以便更好地贴近市场,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度,尽可能实现零距离就业。例如:对于机加工专业的学生,我在教学中把《车削》一章作为一般性介绍,让学生以自学为主,而对于《典型零件的加工》一章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对于现代焊接专业的学生,我则把教材中《焊接》一章让学生自学;对于机械装配专业的学生,我结合其实际学习情况,分别对《孔加工》一章和《装配》一章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理清教学脉落,善于归纳比较
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是以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主线,使学生了解从毛坯生产到产品零件的加工乃至最终装配成机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毛坏的生产(第一至第三章)
第二部分:零件的加工(第四章至第十章以及第十一章的钳工加工部分)
第三部分:机械产品的装配工艺(第十一章)
第四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的基本知识(第十二和第十三章)
组织教学时,抓住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根主线,将以上四个分支逐一讲解,就会使脉络清楚,不致令学生产生一种混乱无序的感觉。
本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包括了生产毛坯的各种工艺方法及零件机械加工的多种工艺方法。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制造所用的工艺规程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它们之间区别和形式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综合比较,尤其在每一阶段教学之后,更应采用这种方法,将其各部分授课内容知识总结归纳,分析比较,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完铸造这章内容后,我对各种不同的铸造方法进行了比较(如表1),在学习完刨削、铣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后,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比较(如表2)。
三、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参观学习
在学习本课程时,尽管各专业的学生都进行了生产实习,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由于受知识水平及基础、年龄、条件的限制,他们学习的知识零散、不系统,而且对本工种以外的其它专业工种接触不多,甚至不接触,对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状况不了解,故实践知识仍然比较缺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迷茫,学到知识不知如何运用,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理论知识无法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也无法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现场教学。对于学校中有条件满足教学的,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在实习车间现场教学。这样学生对设备有感性认识、对各部分的结构有了解,甚至可以现场操作实习,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参观学习。对于学校没有的设备,可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列出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下工厂参观学习。在工厂中通过工人师傅的讲解,自己的观察,加上教师的总结,学生写出参观报告。
3.电化教学。电化教学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节省授课时间,可以把车间现场无法感知的东西和很多不能观察或难以观察的现象变为可能。电化教学的素材,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目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四、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净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具有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该诱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问,同时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如在讲解各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加工工艺大胆质疑,让学生制定出自己认为最为合理、科学的加工工艺,在课堂上进行探讨,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指出优缺点,这样能于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核心,也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引导。如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肯定和表扬;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其领悟并接受情感的诱发;根据专业特点说明所学知识的用途和重要性,使学生受到启发和鼓励,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就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在其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我在给钳工专业的学生讲授钻孔内容时,就把这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课外收集查阅相关的资料,写出自学心得体会,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对于不明白的部分,教师集中答疑。这种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好。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正在与时聚进,而且会因学科的不同甚至章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种教学方法都会有它的局限性,但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逐步完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涌现的同时会更加合理、完美。
参考文献:
[1]尚德香.机械制造工艺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12.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6.
[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4.
[4]骆日桥.教材教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出版,19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