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方法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永梅

  摘 要: 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目前创设情境的几个误区,并从真实性、目的性、挑战性、趣味性四方面佐以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创设有效、高效情境。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真实性 目的性 挑战性 趣味性
  
  目前,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实施。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比赛课上,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的精力,绞尽脑汁创设有新意的情境,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建构主义教学论也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也正是顺应了这个原则。可见,“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但有的情境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失去意义,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的缺乏挑战性、针对性,造成课堂宝贵时间白白流失。这种伪情境只会阻碍学生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创设有效、高效的情境,笔者翻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提议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应符合“真实性”
  
  初入小学的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儿童关心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自己生活的问题,在熟悉的、带有现实事件的环境作用下,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中去。因此,引入课堂的情境必须是儿童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例:在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我从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排队着手,创设了“如果要求每行人数相等,全班学生可以排出多少种队形”这一情境。在学生遇到操作障碍时,及时提出从易到难的操作策略,引导学生从一个人、两个人排队开始研究,在操作中学生发现所排队形的数量并不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与数的因数相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数按照因数的多少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将质数、合数概念隐藏在排队这一真实的特定情境下,使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念转化的过程,情境所提供的表象支撑作用对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数学概念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应明确“目的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常量,因此,教师要珍惜宝贵时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曾观摩多堂《轴对称图形》教学,在感知“对称”概念时,多数教师会出示一定数量具有对称特征的实物或图形,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它们的共同的特征,学生茫然。因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不显然,也不唯一,以至于有的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彩色的,等等。当然,也有教师“引导”了得,最后得出都具有对称的特征,不仅费时,而且不具有情境的有效性。在笔者生活的农村,当地群众家若有两个子女造房必然对称,所以尝试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有对称特征的民居,让学生猜测主人家有几个子女,并说出依据。结果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出答案并提取出对称表象,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剖析了对称的概念,学生的思维没有漫无边际地乱跑,直奔主题。此举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创设情境应具有“挑战性”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富有挑战性,使学生认知产生不平衡,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思考,在质疑、探究、发现中求得认知平衡。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三、四年级具体形象思维逐渐为主,五六年级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补充和渗透。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二年级教学角的认识时,可直观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在帮助学生认识角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将上述手段频繁地运用到高年级教学中就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我没有将圆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操作找出圆的对称轴,而是通过观察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图形以及它们的对称轴数量,引导学生猜测当正多边形的边达到无穷时,将形成什么图形(圆)?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数量是多少(无数)?使学生手中无物而心中有物。正是这类情境,提升了学生有效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总之,只有将创设的情境所蕴含的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求得平衡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这样的情境才最有探究价值。
  
  四、创设的情境应充满“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调动外部各种诱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使之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由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到内在学习动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在“书角、五角星、三角形、四角钱”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区别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且兴趣盎然。总之,创设富含趣味性的情境方法多种多样,上述几个课例无一不充斥着趣味,只需教师用真心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就不难挖掘出创设趣味性情境的素材。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提升,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笔者建议要注意以上四个方面,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发展,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