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超
摘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依靠教师所授内容全面、深入,它更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把握。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巧妙的教学导入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的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看到精美的布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谓导入设计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的导语,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思维,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精心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导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要匠心独具、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课堂引入时,教师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顺利进入课堂的学习。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导入方法呢?在此笔者主要就现实历史教学过程中常见、有效的集中教学导入方法作相应的介绍。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法,它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这种导入法往往缺少趣味性,但是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利用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更全面。如学习夏、商、周历史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入效果会更好。夏桀的昏庸,商纣的残忍,周幽王的专制,其结果是毁灭了一代王朝,直接或间接促使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知识转入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上来。
二、悬念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讲“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讨的愿望,然后提出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被当作战败国瓜分?”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并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让学生意识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历史知识。
三、音响、影视导入方法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讲授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学习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我们就可以从描述“宋氏三姐妹”中的一个情节入手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出如下话题:“看过电视剧《宋氏三姐妹》的同学是否注意到,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孙中山拿了一幅画给宋耀如等人看,诸人看了感慨万分,义愤填膺。这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愤慨?”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画,即教材中的《时局图》,再由讲解该图转入新课的学习。
四、史论导入法
在历史教学中抓线索,抓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翦伯赞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史料如果不被放在它的整体中,放在联系中,那它就是一些孤立的碎片,任何问题也不能说明。”在导入环节中,如果能够利用史料把旧的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线索找出来,将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因而这几个要素要讲清楚,这是讲授历史课与其他课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找出它们的联系。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范围来讲授历史;以历史事件为线索,讲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了解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所以在导入设计时如果能够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一定的史料线索相互联系起来,并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而且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比如,我在讲授西欧早期封建社会时,先请学生们回顾中国封建社会情况,学生们马上想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区别吗?西欧的封建社会情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可以试着找出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了解掌握这段历史。”
当然,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止上述四种导入方法,还有其他的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诸如创设历史情景法、对联导入法、叙家乡、引起热忱等导入方法,但是笔者以为:这些导入方法完全可以融入上述四种教学导入方法之中,完全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种导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历史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深入,新的教学导入方法会被不断发现,另一方面,上述教学导入方法也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教师在设置教学导入时完全可以将它们相结合,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新爱.课堂教学导入中常见的四个问题.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6).
[2]田湘斌.历史教学的导入方法[J].湖南教育,2001,(19).
[3]宋春光.历史教学中的导问[J].甘肃教育,2004,(Z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