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实质:重建学校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娜
摘要: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优质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使得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必然。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学视角探讨学校文化的重建应如何由“应试型”的“反对话文化”向“发展型”的“对话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校文化 转型 重建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优质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使得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必然,如何搞好学校文化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研究领域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甚至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形成“发展型”的“对话文化”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一、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定义
课程改革是指按照社会需要、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教育理论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的改造。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广泛涉及教育教学以及课程管理与政策的方方面面:新的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过程的优化,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确立,基础教育教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完善。改革蕴含着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提倡学习型、开放式的学校文化;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平等、尊重的交往关系;形成学习、研究、反思、争论、研讨的文化氛围。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二、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层形式与深层内涵的落差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有些学校热衷于建设物化的环境文化,有些学校热衷于搞各种活动,有些学校热衷于搞形象设计。这就给人以一种误导,似乎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开展的文化活动或学校形象设计。实际上,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观念文化,其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最表层的才是学校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由此可见,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学校文化活动和学校形象设计都是学校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如果表层的形式脱离了深层的基础,这样的学校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对学校的发展也没有推动作用。
(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断发展和创新学校文化是学校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但创新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必须与传承优秀文化统一起来。
(三)文化个性和文化规范的冲突
学校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时代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法规、文化主流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但学校文化不是将某种社会文化在学校实践中简单应用,它有其相对独立性,是学校在某一社会文化背景下,将学校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学校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亚文化。所以,学校文化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因此,学校应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服从国家的政治需要的前提下,进行丰富的、深刻的、富有个性化的文化建设。
(四)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求同存异是形成多元统一的学校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面。在学校里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多样的,如课余时间、生活之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与班风,相同或相近年龄段学生的类似活动兴趣与方式。在学校不同的群体中,都有不同的爱好、兴趣或作用周围环境的方式。学校不可能只允许主流文化存在,处理恰当的非主流文化不但不会冲击主流文化,而且会用各自特殊方式折射、补充、丰富主流文化,构成学校文化的多彩生动的局面。一个学校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学校要想成为品牌学校,必须重视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学校要想变为现代学校,必须重视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
三、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
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甚至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那么如何把学校文化重建成“发展型”的“对话文化”就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一)校本理念的确立
凸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新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走向。学校由教育活动的工具存在(空间存在)转向本体存在(文化存在),由教育决策的边缘走到教育决策的中心,成为自我、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这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前提所在和核心要义。校本理念的主要涵义:
1.为了学校。为了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为了所有学生,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每一个学生。任何改革都应有这样的自觉:促进学校的发展。
2.在学校中。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它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只有植根于学校的生活、贯穿于学校的过程,并被所有教师所认同、所追求的改革才能沉淀为学校的血肉、传统和文化。
3.基于学校。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当事人,对学校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因而拥有真正的发言权,只有充分地调动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能充满生命力。
(二)三种规范的转型
学校文化的转型首先意味着“三种规范的转型”,亦即“改变教学的规范、关系的规范和分配的规范”。“教学规范”的转型是要将教师单纯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重构知识;“关系规范”的转型是要把个人竞争的交互作用转变为相互关怀、合作共享的文化;“分配的规范”的转型是指课程资源、机会、决策的在分配,引进“地方分权”和“民主规范”的元素。这首先意味着教师(校长)必须改变个人自身的专业信仰与专业行为,提升组织对话与批判反思的能力。
(三)话语系统的变革
学校文化的转型意味着“话语系统的变革”,亦即改变传统的教育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理论话语系统”,这种系统只能捆绑教师的手脚,造成“乱贴标签”、“概念炒作”的现象。这意味着确立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共同体”,确立起体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智慧”的“实践性话语系统”。
(四)学校组织的发展
学校文化的转型意味着学校组织的发展,亦即学校具备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组织学习化。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学习”。淡化学校组织的行政色彩,提升学校组织的文化品质。其一是强调“全员学习”,其二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其三是强调“团结学习”。2.结构扁平化。3.管理自主化。《纲要》提示了一系列转变学校文化的策略,包括新课程实验网络的确立,新课程实验教材与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确立共享的观念与概念系统;有助于教师借助反省思考从事课程的批判、创造,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
结语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
相信,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每一个决策者都会作出更适合与学校建设的方式,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学校,为学生打造一片浓郁的文化地带。
参考文献:
[1]李松林.主体性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第2届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2005,(2).
[2]刘旭东.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教学制度创新与学校文化重建,2004,(17).
[3]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教育研究,2004,(3).
[4]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上海教育科研,2005,(6).
[5]邀小段.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