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艺术表达中“形”的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佳

  摘要: 回顾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出现了许多革新性形式,观念艺术就是其中一种。本文从非形式主义的观念艺术出发,通过分析观念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语言与形的关系,非形式主义艺术与造型艺术的区别,以及非形式主义艺术对形的处理手法三方面问题,分析形式在艺术中的表现方式。运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发现无论是非形式主义艺术还是造型艺术,都离不开形的表现,无法脱离形式这一载体。
  关键词: 观念艺术 非形式主义 文脉意识
  
  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一种反造型的艺术运动开始于1966年,它就是观念艺术,它强调艺术的创造核心是观念的表现,而不在于视觉形象的创造。它往往是以文字来传达思想,而不是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在我们现代工业设计的形体表达中,总是面对形与义的矛盾。我们值得去探讨一下这一议题。
  通常的造型艺术,都是以形式作为艺术思维表现在载体。而观念艺术是一种反形式主义的艺术现象。观念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字是它其中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语言、音符、图形、图案、空间等等,只要能够表达出思想的含义和内容,都可以作为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试想观念艺术中没有了形式,就似乎成为了“皇帝的新装”,只有一张空白的底板。在观念艺术中,艺术家试图脱离形式,创造一门独特的艺术体系,但是他们还是不自觉地在运用着一种或几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形式。也许正是如此,它到目前已经在形式上与造型艺术逐步靠近,与它产生时以语言文字表达为形式的初衷相悖。
  
  一、观念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语言文字
  
  观念艺术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语言文字。它区别于以往的造型艺术,用语言来传达观念。而传统的造型艺术是用创造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形象的塑造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有人认为,观念艺术是一种完全放弃造型艺术基本立场的高度自由化的艺术潮流,它面对所有人,不需要美术的训练,也无须了解造型艺术,就可以创作它被称为“为所有人的”艺术(free-for-all),以语言代替造型。在这种艺术中,观念特别是语言传达的观念是创作的核心,因此,被称为“观念艺术”(conceptural art)。一切艺术形式都面向所有人的,只是不同的人对艺术品有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理解也是艺术作品的再创造部分。它是艺术品的另一个层面的范畴。至于欣赏者与创作者的理解是不是一致,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艺术内涵。观念艺术所提到的面向所有人的,是指它打破形象表达的含糊,直接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人信息,使欣赏者直白地看到创作者的意图,给那些没有美术训练的人一个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这种艺术生活化、大众化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当前许多艺术创作活动。设计活动是目前社会生活的主题,它受影响于观念艺术起源的初衷。但是,语言完全代替造型的想法并没有真正得到实现。
  观念艺术所主要采用的语言是英文,因为英文具有独特性。它属于拉丁语系,以字母组合的方式形成一个词。在词的编排书写上做出变化比较容易。在横向和纵向上形成有节奏的变化,这样实现起来在人的本能上比较易于被接受。类似于中文的象形文字在表义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笨拙,在整体的空间上也显得过于空旷。劳伦斯・怀思纳1988年创作的《水平形成的硫磺与火的空间》,可以勉强称为“装置”,是一个典型的观念艺术的作品,简单地在墙上以黑色的无装饰线字体书写了题目――英语字样“Fire and Brimstone Set in a Hollow Formed”,其余的空间是空白的。这种手法,简单到只有题目,而没有内容的地步。创作的动机是绝对的空洞、绝对的虚无。只有文字性的提示出观念:火和硫磺,而且是手组成的这种愤怒的空间,观念仅仅是通过文字传达给观众。它将表达绝对简单化用到了极限。这种表达相当地尖锐,更像一把利剑。字母形成了词,词又形成了题目,这就是观念看到的形。作者并没有刻意塑造形,但是画面的主体是有形的存在的。如果用中文“火和硫磺形成的空间”放在画面上。中文字体看上去方方正正,它表形上存在着“和”的内涵。文字是民族灵魂的一部分,民族的和气造就了文字上的和谐。在尖锐和锋芒上,中文是难以体现出来的。观念艺术的形在文字之间深深地隐含着。它的形体就是文字的形体,这并不是观念艺术创造出的形体;而是借用加工后形成的形体。所以讲,观念艺术中也是有形存在的。
  
  二、在表达方面与造型艺术的区别
  
  观念艺术与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是艺术家创作的“文脉”。艺术家强调观念是创作的一切,而且“文脉”要比内容重要得多。观念的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但是相同的则是艺术观念表现上承上启下的关联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文脉”。内容形式不是创作的核心,而是内在的联系,也就是“文脉”才是艺术创作的中心任务。美国评论家梅尔・波赫纳(Mei Bochner)指出它有两个与其他类型艺术不同的侧重点:第一个特点是它肯定具有语言表述性,能够叙述;第二个特点是一定能够重复制作,绝对没有传统艺术的独一无二性。
  观念艺术可以抛开任何的形式,只要有观念存在。任何形式的东西都可以被视为艺术品。杜尚提出艺术可以不经过艺术家的手创作,也可以不用绘画和雕塑的形式,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是艺术”,而是“什么不是艺术”。因为只要有观念,什么都可以被视为艺术品。他认为现代艺术品的大多数形式依然是传统的,依然是“为艺术而艺术”的(solidify or art for art sake),包括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和勃拉克、野兽派的马蒂斯、“风格派”的蒙德里安和构成主义和之上主义的马列维奇。他们都是传统的艺术家,维持“为艺术的艺术”立场,重视形式多于观念。对于杜尚所讲的形式,恰恰是造型艺术创作的核心,通过这些传达艺术美。传统艺术不断地对形象进行刻画、提取展现最美的形态。正因为创作是围绕着形态进行的,在创作的空间上,艺术家可以尽情地展现他们的伦理、思维。有了创作的空间,创作才能尽可能展现出想要表现的东西,同时又创造了艺术文化。没有内容和反对形式的观念主义艺术非常容易引起审美疲劳,没有更多的内容令人体味,使观念艺术这种现象走向了落寞,而最终向造型艺术渐渐靠近。
  
  三、“非形式主义”艺术的“含水量”
  
  在观念艺术看来,一切造型艺术都是“为艺术的艺术”,形式重于任何其他的东西,不停地追求形式的革命,在形式内寻找形式,处于很局限的地步。因为观念艺术不讲究形式,而强调观念的表达。观念为中心的艺术原则是观念艺术的基本纲领,被西方艺术评论界笼统地称为“非形式主义”(nonformalist)。观念艺术在寻求形式之外的东西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形式的表现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得到认可,形式的潜在美是任何其他的事物所不能替代的。观念艺术不追求形式,并不代表它没有形式,它的形式是特殊的,甚至被认为它没有了形式。文字充满了画面,这就是形式。这种形式是观念艺术的连带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西方艺术中,非造型化(non-object)、文脉意识(contexe conscions)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们兴起的初衷就是反造型艺术。追求个性、特别、发泄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同时,波普运动也在兴起,朋克也是非常流行,荒诞、无稽、奇形怪状是他们大多数作品的表征。同时,抽象表现注意等成为那个时代主流艺术。它强调内容、强调造型、强调形式,与观念艺术的原则是相互矛盾的。它对观念艺术是一种压抑,克制了它的充分发展,缩小了它展示的空间。它受到了波谱艺术的影响和造型艺术的克制,它的发展和前途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想。“非形式主义”的观念艺术在形式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文脉意识”的表达还终究是“文脉意识”。艺术是无国界的,但是观念艺术只在英语国家发展得比较好。受到了语言的局限,它的国际化进程被束缚。它的主体形式仍然是符号形式的英文字母组合。
   “非形式主义”的观念艺术不可能把形式完全抛开。它的形式隐含在它的各个方面中。完全抛开了形式,它的思想就无法表现出来。它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非形式主义”艺术。
  结论
  对比观念艺术与造型艺术对形式的表现手法,从观念艺术对形式处理的分析,它是一种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其内在文脉的一种非主流的艺术形式。虽然它是“非形式主义”的艺术形式,但是它的形式的变化发展都是围绕着造型艺术的形式而变化的。它从起源时的非主流艺术靠近主流艺术的门类,离不开形的表现,无法脱离形式。它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也会进一步与造型艺术相融合。
  
  参考文献:
  [1]胡志毅.世界艺术史[M].天津:东方出版社,2005.7.
  [2]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3]王受之.世界当代现设计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9.
  [4]范竟中.贡布里希论设计[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5]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段炼.恶搞之后又干什么――从北美当代艺术说起[J].美术观察,2008,(01).
  [7]刘健健.万法本闲人自闹――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观念艺术之我见[J].西北美术,2006,(0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