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峰 李 燕

  为师多年,常见到这种类型的课:教师只是按自己备的教案一味地讲下去,直到讲完,至于学生是否听懂,听懂多少,对学生有什么用,学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不同意见,教师根本不清楚。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有层次、有序列,由教学双方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相互关联作用的动态心理过程,师生双方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质是教学过程中变化发展的动态因素。这种动态因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觉、能动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是由师生合力创造的,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协调状态时相互支持步调一致,容易形成合力,教育质量往往较高,反之,师生关系处于紧张,学生对教师不信任,不愿接受其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的声音,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间缺乏广泛的、全面的、深入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听话服从,毫无个性,缺乏创造性的人,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施和谐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地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控制、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性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理解、尊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以爱赢得爱
  
  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源泉。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爱学生,而且要知道怎样去爱学生,更要知道怎样去赢得学生的爱。我们都知道:教师应倾心竭力投身于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那么怎样去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要在“尊重、关怀、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教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就自然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信任和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会使学生爱自己的教师,尊敬和拥戴自己的教师,主动接近和配合自己的教师。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会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树立平等的教学观
  
  平等是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表现在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善于制怒、一视同仁等方面。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上,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就要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美国学者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形成。
  怎样才能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呢?要实现师生良好合作,教师就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主动地、活泼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的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教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我给自己提出了要求: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使我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融洽了。由于我的改变,学生回答问题时打消了顾虑,纷纷主动举手发言。我还让学生比赛,看谁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多,谁的发言质量高。课堂上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才会显著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的个人素质,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也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的。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
  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形象当然是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四、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催促思维。如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应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用赞许、微笑的神情表达对学生的信任态度,讨论问题采用竞赛方式,鼓励组与组、人与人之间踊跃发言,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一些学生提出很“傻”的问题时,也不要讥讽,而应从神态、语言、动作上表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诚恳地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在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吸引学生,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