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品莹

  摘要: 本文着重调查研究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影响因素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成形式,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着重调查研究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提出一系列措施。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外占的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从灵活性上看,引导学生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去,使终身受益。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1000人,进行了问卷测评,有效回收率86.1%。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座谈法和基本常规统计法。
  
  2.测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1)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锻炼的一种内在动力:
  
  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的调查来看,男生排列在前三位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占49%),强壮体格(占32%),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占5%)。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情趣(占43.6%),健美体型(占24.8),丰富生活情趣(占8.7%)。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情趣及强壮体格,健美体型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2)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分析与研究
  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项目是篮球、足球和健身运动,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篮球、中长跑。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性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内容。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出勤率分析
  从一个学期三次随机抽样(见表2)得出,一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出勤率最高,其次是二年级,出勤率最低的是三年级。其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新的体育学习环境、内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处于了解好奇之中,比如,对完成大学体育必修课程没有把握,担心体育“达标”是否能通过等,所以参加频数最高。二年级学生无任何督促与压力,所以出勤率明显下降。三年级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负担较重,每学期有一半时间要实习,故参加体育活动受到时间限制,出勤率最低。
  
  3.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趣味性、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1)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可确定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田径(含达标)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
  (2)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中,要兼顾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趋向于健身健美运动和娱乐性运动的特点,选编一些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对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娱乐性运动,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协同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组织一些这类活动和竞赛。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将体育理论课设定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进行理论考试。还应培养学生组织一般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使他们今后参加工作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大胆开展工作。
  
  4.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动机富有明显的社会性,更服从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
  (2)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同时,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3)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可利用学校的宣传工作,如广播、宣传橱窗等,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知识,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4)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
  Ⅰ.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二年级下学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的学校为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Ⅱ.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Ⅲ.学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喜爱的项目进行安排,男生以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Ⅳ.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2]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增刊.
  [3]罗良友.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初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2月.
  [4]余卫平.教育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初探.湖南教院学报,1993年12月.
  [5]何云玉.对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思考.福建体育科技,1998.10第17卷.
  [6]姚为俊.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体育科技,2003年(第24卷)第2.
  [7]贾清兰,王晓飞.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