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学生体会数学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卓淑瑾

  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单纯是一种实用性的技术或辅助性工具,在各个领域中,它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和方法。在目前这个处处充满数学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学会用数学去思维,去解决问题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呼唤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一、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现行教材安排了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在第十二册就新增加了“美丽的校园”、“节约用水”等数学实践活动。活动素材的选择符合学生生活背景,又结合了前面所学知识。“美丽的校园”的活动就是通过测量学校的各建筑物,并确定比例尺,画出校园平面图。在组织这个活动前,我根据活动的内容,首先让学生明白活动的要求,接着交代了活动的空间、时间、完成任务后成果的呈现等,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积极创新,对于所采取的方法,鼓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在自行测量校园各建筑物的有关长度时,有的采用米尺分段测量,有的用卷尺直接测量,有的用绳子测量后再用尺量绳,有的依据方砖的长宽,用数方砖块数再算数据,有的采用竹竿测量,有的采用步测和手测……画平面图时,根据各自纸张大小与校园实际大小的比,自主确定比例尺。有许多学生都画出了比较精确的校园平面图。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找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受到自主探索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和成功的乐趣,不但促进了“比例”知识的理解,而且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重视现实生活的教学分析
  
  数学不但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而且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思想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更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其实在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就蕴涵着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如果善于挖掘揭示,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后,我结合我校刚开展的“为拯救华南虎献爱心”活动,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然后根据资料,编写成不同类型的平均数应用题。如:
  (1)一(1)班38人共捐款85元,一(2)班41人共捐款93元。一年级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2)二(1)班32人平均每人捐款3.00元,二(2)班35人平均每人捐款2.80元。二年级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
  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树叶、建筑物的形状,动物的长相,景物的分布等,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平均数问题”,而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三、结合生活实际改编例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根据本地的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认识水平,适时改造例题、习题的内容或数据”,以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及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实践过的事情出发,对脱离学生生活体验和缺乏趣味的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重选。如第十二册第12页例2原题目是:
  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量?(2)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3)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对于卖布买布,我区的学生了解甚少。我想每家用电、缴交电费是学生经常计算的问题,因此我把它改编成:某用电收费员家写着一张用电量和总价的表:
  
  这样素材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学生很容易就感悟了“比”、“比例”等概念,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事例,启发理解
  
  有些数学知识对于成人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对小学生来说却比较难懂,理解比较困难。对此,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启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身边的生活实例为原型,通过想象和联系,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以往的学生对减法的性质难于理解。在形式上,明明是连续相减,为什么可以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这种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于接受。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加以验证,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如:妈妈身上有200元钱,哥哥向妈妈要去34元买书,你向妈妈要来25元买学具,妈妈还有多少钱?大部分学生能列出“200-34-25”的式子计算。我又换个角度问:妈妈共拿出了多少元?大家都能列出“34+25=59”,那么妈妈本来有200元,现在还有多少元?我再引导讨论:连续减去几个数,还可以怎样计算?从而得出:“200-34-25=200-(34+25)”。这样的启导,使学生领会了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几个数相加起来再减的道理。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培养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