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晓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联系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加强课堂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课堂教学 教书育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体现,是保证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加强课堂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也就是教书育人。这里的关键是育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较全面地了解国情,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强盛的道路,使他们懂得并坚信,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判断以至解决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性、必要性和艰巨性,成为政治立场坚定、使命感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当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几种态度
  
  当前在学校教学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不同的看法,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以下几种态度。
  1.重应用理论、轻基础理论。由于受到就业的严峻形势的影响,学生普遍出现重应用理论、轻基础理论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首当其冲。这主要是学生急功近利浮躁心理的表现。有部分学生认为,现在毕业后找工作这么困难,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至于基础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自己掌握知识技能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有一些学生觉得基础理论课用处不大,随便看看书,考试及格、过关就行了。
  2.被动的学习态度。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主动性,学校安排什么课程就上什么课程,教师讲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到考试的时候就认真去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至于学习什么课程,怎样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是被动去学习。
  3.对教师授课不感兴趣。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教师,教师讲课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就爱上这门课,对学好这门课就有兴趣,学习态度就认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教育工作自身在教学上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说教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自然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4.对什么课程都不感兴趣。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对其他课程也不感兴趣,在学校里不是以学习为主,而是忙于找工作,热衷于交友、上网或者干其他什么事情,课程考试不及格也无关重要。
  5.对现实问题比较感兴趣,能认真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主动从课本理论中找寻找理论答案。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积极,不仅认真学习课本知识,还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去探索,不仅自己去找资料,与同学讨论,还请教教师,努力寻求正确答案,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努力去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实用性也很强的学科,上好这门课能提高学生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加强对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成为政治立场坚定、使命感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对加强课堂教学的一些探讨。
  (一)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应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这门课,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有相当大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照本宣科的方式或哗众取宠夸大其辞的解说是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提高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只有在课堂上抓住基本原理的传授,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介绍,触及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学生中实际存在的思想认识和疑难困惑,及时把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结合有关章节的讲授作相关的介绍,才能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二)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在授课前,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思想变化的新动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学生的思想脉搏相一致,更加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原则。理论课教学不像应用课程教学那样,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操作就行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在授课前先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原则。
  第一,立足教材,讲深讲透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它的一般常识已为大众传媒广为宣传,中学政治课本也有介绍,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决不是宣传介绍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深入的阐述,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第二,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理论,而是看是否实现了教学目的;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学生背下了课本的多少条条纲纲的理论,而是看解决了学生多少思想实际问题。
  从学生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分析、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客观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第三,做学生的朋友。现在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强,价值观念、是非判断力也走向成熟,因而他们需要尊重、理解,也需要帮助,在课堂上涉及到一些现实问题时,特别是他们敏感的社会问题时,应允许他们有说明其观点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平等、融洽的氛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教师温和、风趣、幽默及平等公正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上好这门课,教师就要以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互动,共同讨论、分析,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去学习探讨问题,容易取得学生对教师的认同,进而对教师传授知识原理的认同。以平等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
  第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讲深讲透基本原理,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就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注意及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进行解剖分析,使课常紧贴现实生活实际,使讲授的理论因加上实践的丰富多彩更显出生命力和说服力。
  第五,要使学生觉得这门课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教师的眼光要放在这一根本任务上,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课堂上简单重复地讲述党的方针政策及其理论基础,势必使学生感到空泛,说教意味浓厚,甚至会使他们认为政策的制定高高在上,与其无关。因而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导致不爱听、不愿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一再发生,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小处入手,即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分析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此过程中,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把他们的眼光引向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全国,让他们去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再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方针的制定及这些方针政策的实施给他们自身带来的观念、生活变化进行讲解,这时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感受一定不会空洞、乏味。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到学生身上,往往会形成新的热点、难点,产生新的迷惘和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去了解、及时地去发现、及时地去引导,满足学生对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寻找科学答案的愿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比较、鉴别、判断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教师及其讲授的原理产生认同感,在认同中使学生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有的效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