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成铭
a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所以,诱发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诱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及体会是:
一、感情交融,唤起兴趣
在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对教师的感情为转移,他们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功课,“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通过生动、风趣、激励的语言,可亲的教态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爱的。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沟通情感,才能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数学的魅力,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设计出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规律的活动之中。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前,我设计如下一组题:3、9、12、24、171、2982、876、6520、1251、5988、2037、2008……上面这些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为什么?对于较小的数,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可数字一大学生就难判别出来。究竟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判别出来呢?这时我并没有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报数,教师判别,不论学生报的数多大,教师都能迅速地判别出来,通过验证都是正确的。这是什么道理?有什么诀窍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数,再让学生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从中归纳出规律,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达到了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教学目的。
三、以动促思,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在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课前先发给每一小组(四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两对和一些底高不等的圆柱与圆锥容器、实验记录表,并要求学生拿出自备的不同大小的圆柱和圆锥。上课时,教师讲究实验规则,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不论圆柱、圆锥大小,只要它们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总是等于圆锥的3倍,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凭借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得出的结论印象较深。这种由师生共同创设的教学双边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且思维活跃,积极主动,不但弄清了分式的由来,还培养了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精神。
四、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
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不但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还必须有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已有知识越多,对所要学的数学知识倍感亲切,也就越有兴趣,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信心也就不断增强。由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丰富感性知识,注意开发他们的已有知识。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投入数学王国中去旅行。近年来我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数学科的恐惧心理,在课外活动中采用如下几种形式: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李帮王,一对一”小组,进行口算、速算、应用题解、图形与空间专项训练,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办数学墙报,组织学生制作学具,举行数学竞赛活动等。又如在学习“分类”一节新课的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他们到商场、小卖店、超市或菜市场去调查、访问,了解一下各自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课堂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汇报。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数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空间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培养和发现了不少数学尖子,这部分学生在参加毕业会考中都获得优异的成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漫游,不断获得愉快的体验,形成“成功――生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好循环,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我们数学教师要在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