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习作中的模糊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继红
摘 要:表达不清是影响作文可读性的重要因素。就中国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模糊表达而言,其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文化因素、语言因素及现代英语的影响。对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避免歧义的途径,将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这一现象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增加作文的可读性。
关键词:模糊表达 文化因素 语言因素 现代英语
书面语写作对于表达的清晰度有很高的要求,成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评分的一项硬性,也是影响阅卷人主观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作文表达连贯,错误较少,但是得分并不理想,原因在于表达不够清晰。阅卷时得分高低只在看到句子的一瞬间,清晰度是影响主观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词表示诸多意义,一个结构形式体现几种结构层次关系,一个言语表现不同的意图或含义,等等,都会使表达含混不清甚至产生歧义。就中国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模糊表达而言,其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文化因素、语言因素及现代英语的影响。本文拟对学生习作中常见的表达不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避免歧义的途径,旨在提高读者对这一现象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增加作文的可读性。
1.文化因素
作文的可读性依赖于清晰的表达。语言表达模糊不清常常不是语法问题,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机械地套用汉语的词汇和结构,会使英语表意模棱两可,逻辑不通。
1.1词汇含义
对于词汇的理解,要全面掌握其概念以及联想义,因为英汉语词汇的概念义以及联想义都是不能完全对等的。概念义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核心意义;而联想义则是由于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氛围而产生的[1]。可是,学生的单词学习大多采取汉译对应的方式,仅仅满足于以母语的翻译来记忆词汇意义,联想到的只是与自己熟悉的本族文化相关的意义。因此,中国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表义不清或词不达意现象离不开汉语词汇模式的影响。
例1:It can not only force a person to make progress, but also let a person get success.
该句渗透着明显的汉语思维的痕迹。将“使得”等同于“force”,给人一种“make progress”不尽人意的感觉,因为force一词英语释义为“make people do something unpleasant”,使得对应表达言不由衷,令人费解。
例2:That is my plan.I think I would,along this road,continue my English study.
该句因为机械照搬汉语习语“沿着这条路”(“in this way”)所具有的抽象意义而使得英语表达模糊不清。英语along this road并没有联想意义。至于一个短语所体现的是本义还是转义,即字面意义还是固定意义,如果对于该词语文化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缺乏了解,往往倾向于以汉语文化和思维模式来想象,把汉语中一些可转义使用而英语中根本没有转义的短语用以表达汉语的抽象意思,造成误解。
例3:We should put our hearts into the study.
该例句也是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为“依据”编造的,因为不合英语思维的逻辑,会令本族语者百思不得其解。应该是“pay attention to our studies”。
可见,对于词汇使用中的歧义,汉语思维是“功不可没”的。词汇学习要在语境中进行,在上下文的基础上,弄清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字面意义,吃透附加在词语之上的文化内涵,切实掌握词语在语境中所反映出的“精神”[1]。
1.2汉式结构
汉英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所用的句法结构不尽相同。忽略这些差别,套用汉语的结构模式表达思想,会使英语结构产生歧义,这一点以套用汉语的否定结构最为明显。
例4:He did not speak clearly and correctly.
本意表达“他讲得不清楚,也不对”,可是对应英语却成了“他讲得清楚,但不正确”。这是因为英语否定词与and连接的两个并列词语连用时,很多情况下只表示部分否定,而且通常否定and后面的部分[2](P24),而汉语否定结构比较明确地对否定词后面的词作出否定。作者的原意是全部否定的,应分别表达为:For the whole class period,I was not listening和None of the students passed the exam.
类似的还有,“我一直都没有听”、“所有学生都没有通过考试”等,逐字对应I wasn’t listening all the time以及All the students didn’t pass the exam所表达的意义却大相径庭:I was listening some of the time(我并非自始至终都在听讲)以及Some of the students passed the exam(并非所有学生都没通过考试)。英语的否定词由于相对固定在谓语动词之前,因此否定词后面的成分,都有可能处于否定的范围之内,所以,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全部否定”变成了“部分否定”。因此,不能生搬硬套汉语的思维模式;只有正确理解并严格区分英汉语法结构的不同及各自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才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目的,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
2.语言因素
除了文化因素外,英语中的模糊表达也会产生于语言本身。歧义是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语言结构矛盾的显现[3]。口语中的歧义可以利用语境、语调、停顿避免,而书面语中歧义现象则更为普遍,这种矛盾在教材中屡见不鲜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下面略举一二。
2.1断句不清
从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上看,如果句子的句法表层结构相同,而语义深层结构不同,就会造成理解的困难[4]。
例5:Jane knew what she wanted to say,what she had to say to Sandy.[5](Book1:38)
例6:I want to weep.In fact,I do weep a little,standing there by the stove holding one of the instruments,so white,so precisely rolled,that could cause my daughter’s death.[5](Book2:116)
由于思维定势或依赖语感,乍一看会以为had to是固定用法,so...that是连用结构表示因果关系,而仔细分析语法结构和语义逻辑我们发现,这些“固定结构”却是断开的,分别属于前后两个意群:what she had/to say to Sandy.;sowhite,so.../that。就是说,“to say”修饰what,that是其后定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从句修饰instruments。由于表层语法结构与所表达的深层逻辑内容不一致,不符合一般的语感,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2修饰关系不清
按照语法规定,修饰语尽可能接近中心词,可有时根据修饰语所在位置,依然难以确定其修饰关系。
例6:I don’t think I’m old-fashioned but hearing those tuneless offensive lyrics repeatedly makes my blood boil.[5](Book1:P38)
例7:There is a quotation from a battered women’s shelter that I especially like。[5](Book2:P118)
例6中副词repeatedly取中间位置,修饰hearing还是makes?例7中定语从句似乎修饰“shelter”,其实不然。这种模糊关系只有通过仔细分析上下文逻辑才能心领神会。
2.3省略结构
比较分句的省略和复合句中关联词的省略常产生歧义。
例8:The man loves their dog more than his wife.
例9:But other people argue that everyone has an opportunity and a wise man is ready to take it whenever it arises.
例8省略的比较分句中名词his wife作主语还是做宾语?例9是有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合句,其中既有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因而产生该句是并列还是从属的问题,即:是由and连接而成的并列句,还是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构成的主从复合句?不同的划分句义自然有所不同。对于省略结构造成的歧义,可以利用关键词的重复和语法结构的照应等衔接手段加以避免或排除:
The man loves their dog/more than his wife does。
But other people argue that everyone has an opportunity and that a wise man is ready to take it whenever it arises.
3.现代英语的影响
大众传媒普及,教材更新,学生接触的现代英语越来越多,在作文中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新奇古怪的词语。对新词的模仿原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这些词语用法太“现代”而鲜为人知,结果造成理解困难,降低了作文的可读性。下面就以教材中引用的例句,对现代英语晦涩难懂的情形做一概括。
3.1用词抽象
抽象表达在现代英语中的使用是很普遍的,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6]。但是,有些抽象表达则显得过于深奥,内容空泛,给人一种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感觉。
例8:By itself,that kind of lie is of no great consequence.Still,the endless proliferation of these little prevarications does matter.
句中的of great consequence表达有力,恰到好处,可是,“the endless proliferation of these little prevarications”却表义模糊,晦涩难懂。学生习作中应该避免,而直截了当使用“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se white lies”[7](P159)。
3.2一词多义
为满足语言发展对词汇的需求,人们往往在不失去词语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赋予词语以新意使之扩大表意的范围,这一做法的确体现了“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4]。但是,比起较为常见的意义来说,一个词的新意往往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而要通过上下文去猜测判断,令人费解。
例9:They will tell you how much skill and experience it takes to answer countless questions and handle various kinds of personalities every hour of the day.[8]
这里,personalities并非“个性特点”,而是“人物”;更确切地说,是形形色色的、具有各种性格的人。
3.3超常结构
现代英语中,经常见到一些用法结构与传统语法规定不一致的现象,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例10:If you are too lazy or simply too busy writing your own term papers,Genius Paper is readily available.[5](Book1:P237)
按照语法,busy writing理解为busy with the task of writing;但是根据语境,表达的应该是“too busy to write”之意,否则,就不必为Genius Paper招揽顾客了。显然,超常的结构造成了逻辑矛盾以及理解的困难。然而,各类读物中类似的超常结构不胜枚举,有时虽绞尽脑汁却依然不得其解。这些语句出现在考试作文里,对得分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当然,并不是说某一词语或结构绝对不能使用,但是,作为考试得分策略,应有一个何者更佳的选择,即,何者更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而增加作文的印象分。为此,使用标准词汇和句式结构,杜绝模仿新奇古怪,画蛇添足,否则得不偿失。
总之,表达不清不仅会影响作文得分,也给语言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为此,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并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还要针对纷繁复杂的歧义现象,提供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当然,学生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和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表达的灵活性,以便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如,避免和排除可能引起误解的词语或结构,更明确有效地表达思想。
参考文献:
[1]汪福祥.英语写作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2]王福祯.英语否定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连书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何兆熊.综合教程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李荫华.大学英语精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