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红

  摘 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着新的诠释,阅读理解在高考中也一直是重头戏。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听、说、写的能力是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应认真对待的课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阅读理解 高考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阅读是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巩固已获得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过去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只强调语言知识的获得,忽视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课文教学,传统观点认为:课文是语音、语法、词汇的载体,学习课文也就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因此,对课文的教授主要是针对词汇和语法进行一句句、一段段地讲和练,忽视了对文章本身内容的理解,对阅读技巧的指导不能贯串在每一篇课文中。使本应是生动的课文教学变为单调的语法讲解,句型专练,词汇训练。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的是繁重的背诵和枯燥的记忆,全然没有享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更没有完成理解课文、提高阅读技能的任务。其实,课文不仅仅是语音、语法和词汇 的综合运用,而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现行教材课文的选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如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境保护等。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将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与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也就是将知识教学与篇章结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融合到阅读教学中,用阅读理论知识指导教师的实际教学。只有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是活生生的语言,运用英语这门工具拓展文化视野,增加各方面的知识,进而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通过课文教授语法和词汇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堂活动。但许多老师在教授课文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之一,过度强调语法。有些老师认为对语法现象分析得越多越细越好。学习任何一门外语,语法的介绍和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语法知识的掌握最终还是为了学生能正确地使用语言。高中教材每个单元都包含“语法”(grammar)部分,该部分有计划地相对集中介绍了高中阶段的基础语法,并不断循环,逐步加深理解,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这些语法的能力。我们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应结合本单元的语法重点,而不要一味地分析课文中出现的所有语法现象。在学习本单元的主要语法项目时也应以指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规则为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而应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另外,在运用语法规则的过程中,应尽量要求学生表达有实际内容的思想,组织连贯的语句,即通过有上下文的语段来掌握语法。误区之二,过度补充词汇。有些老师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并进行词义辨析,还要介绍各条固定搭配、习惯用法,没完没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对词汇的考查都是课文中出现的本来意思,很少有出纲的现象,这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应是一个很好的导向。综上所述,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对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力求精讲,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
  
  三、转变观念,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日积月累的,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长期努力、一步步提高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现行的教材增加了阅读的量,扩展了话题的范围,更新了文章的内容。如何完成教材对阅读的任务要求,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阅读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阅读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步骤,采取适当的阅读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
  1.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包括“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读后”(post-reading)三个步骤。“读前”部分的设计是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增加新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开展读前活动时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插图,图片。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利用挂图,甚至录象VCD等。读前活动的开展对课文教学的影响很大。 “阅读”部分的课文提供了各单元的主要阅读语篇,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 “读后”部分用以检查学生对所读语篇的理解程度。可以用课文后附的练习,也可以自行设计,或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事实、情节等表层的理解,或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课程标准七级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阅读教学中应围绕这一要求,发展学生四种能力。1、辨认主要事实细节的能力。辨认细节属客观理解,要求学生寻找支持主题思想的那些主要事实。细节的辨认又分为直接辨认和间接辨认两种。直接辨认不要求对客观事实作解释或判断,只要求从所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间接辨认不仅要求学生能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还要将获得的信息用同义或近义的形式复述出来。2、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通过略读,抓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及段落的首句和末句,从而找到文章的主题和段落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3、推理判断的能力。分析和评价阅读材料提供的事实,作出合理的决定。在阅读中, 从文字的表面深入到字里行间,理解所读的内容,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推断出作者的态度及写作意图。4、猜测词义的能力。阅读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并非每次都需要查字典,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全篇文意的理解推测生词的含义,也可以从含有生词句子的上下文,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生词。当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有助于猜测生词含义。
  另外,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教材选取了各种各样的文体,从小说、剧本到书信、日记,从报刊文章到广告、图表,不一而足。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更充分地备课,对整单元的话题、功能项目、重点语法项目以及具体的任务了然于胸。对课堂的组织能力、驾御能力要求更高。还应具备丰富的母语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根据课文体裁的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比如,学生常对说明文的阅读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学课文之前,引起兴趣和欲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想象、联想、列图、猜谜等方法导入课文,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对于某些内容较浅显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对课文进行归纳引导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并升华主题。对于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的课文,教师应采用更形象的手段如具体举例,分解难度。而对于场景变化频繁、时空跨度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剧本和小说,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脉络,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于图表类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
  2.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课文的教学大致涉及三个方面,即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及文化背景知识。新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新教材的内容大部分都涉及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相联。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内容中,对比中外文化现象的异同,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对英语作品的鉴赏能力。
  3.精泛读统一,课内外结合
  近年来高考英语阅读有这样的发展趋势:阅读量继续加大,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也在增加,而且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和扩大词汇量,明确指出,除教材外,高中英语阅读量七级应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达到30万词以上。为了顺应高考阅读理解的发展趋势,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结合起来,既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又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