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生物学“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展示问题、引出教学目标、导学、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创新应用。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 导学 归纳 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笔者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
1 “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精当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把教学目标反映到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应用性和容易混淆是非的问题中,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经过问题展示、目标引出、导读、导议、反馈性导练、归纳总结和创新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身临问题探索过程,并从中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迁移、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 “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2.1 展示问题,引出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应用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抓住契机,出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联系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投影展示下列问题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 农业生产上施用了哪些化肥?各种化肥中的有效元素是什么?――识记: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矿质元素的概念、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② 李绅《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辛苦,那么,烈日下锄禾有何作用?――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根呼吸作用的关系。
③ 某些农民认为,施肥后必须浇水,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理解: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根吸水的关系。
④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所以要取得农业的高产就要多施尿素、二铵,这样做对吗?――应用:合理施肥。
⑤ 嫩菜叶一定比老菜叶的营养成分多吗?――掌握:矿质元素的利用特点。
实践证明:教师先展示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再引出教学目标,不仅给学生造成了悬念,强化了目标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自学中深入思考,效果明显。
2.2 导学。
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需要教师点拨、引导,教师的引导应从学生的读、议、练入手。
2.2.1 导读指导学生阅读,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实现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达到较高难度的教学目标,则需导读,即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教材相关的内容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2.2.2 导议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有关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通常是与教材中重点和难点有关的问题。讨论可在班内分组进行,每小组经充分讨论后,提出见解和质疑,经分析判断,寻找答案。最后,各组推荐代表作中心发言,由教师作补充。
2.2.3 导练即教师引导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中变化地练。以“导练”为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这样一则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二则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实施补救教学。训练的方式可灵活多变,如用卡片法进行分组检测,也可用投影或多媒体手段进行。
2.3 归纳总结,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师点拨下,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加以重新组织,将知识结构有机地再现出来,经教师补充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归纳总结,不仅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4 活化应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在导学、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把握好知识的生长点,及时设疑、点拨,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学生不一定要发明创造新东西、提出新理论,但一定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积极对待那些浮想联翩甚至异想天开的学生。发散思维是创新的灵魂,在归纳总结课堂所学知识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也可设计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时,可设计下列问题:
(1) 人受外伤时要用什么样的水清洗伤口?
(2) 小麦、玉米扬花时遭连阴雨为何减产?
(3) 用KNO3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
(4) 设计一个实验定量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3 “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有吸引力的实际问题导出教学目标,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强化了教学目标。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习惯。该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要求教师适时把握知识的生长点,设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施“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力求问题有层次感,让所有学生都有问题可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另外还要注意,不仅要鼓励学生善于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
“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使教师面临更多知识的挑战,因此,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知识以充实自己,同时还要锻炼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左右逢源地驾驭课堂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