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启双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从不同方面来思考教的问题。我们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方面中来定位,从而使教育教学观念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总的来说,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核心是思维训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导致思想僵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应限定在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积极认识,需要扩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宽阔的、全面的、客观的、变化的、辩证的、发展的视线,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测。学生学习历史,就像学习物理一样,思维也会得到训练和强化。因此,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积极发展。
  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使学生参加教学,而且是主动、积极地参加。学生投入其中,从实践中学,才会激发激情,引发兴趣;才能活跃思维,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到失败与成功;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创造力、理解力,才能更多地和教师、同学沟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都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条件是史料运用
  人们了解历史的前提是得到记载历史资料的材料,获得史料的过程也是获取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整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获得和堆积,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含义,甚至增加学习的负担,让学生对学习历史感到厌烦。因此,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一致,而不是相异。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做是在探究和了解历史,这就要培养学生去掌握和明白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来解决历史的问题。因此,史料的运用,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对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三、为准备做周密的计划
  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不是随便的,更不是随机的,都有事前的精心准备和安排,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实施方法是有顺序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实施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诚恳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包括:教学任务、全班学生的程度、教材难易程度、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优缺点、教师本人的特长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计划。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的,教室这个戏台是为教师一个人搭建的。现在提倡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旁观者,不再起积极作用了。相反,教师的作用更为突出重要,他要像指挥者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修改教学,对教学活动做出调整。教师与学生最基础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相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相互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究,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避免传统模式下运用方法的弊端,或是强调某一种方法的效果,认为某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会灵;或是生搬硬套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不去考虑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或是只注重方法运用时短暂的、肤浅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反应,等等。
  总而言之,对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特别强调要探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最终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提高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07.
  [2]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社,2011-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