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些教师追求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追求浅层次的对话交流,追求无价值的文本挖掘,追求无意义的人文精神……新课改似乎只是“花样上的翻新”,忽视了引导学生潜下心来读书、品味、积累、运用。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偏离了正确轨道,走进了耗时低效的“怪圈”。如何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使语文课堂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这是深入推进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现就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很好的表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可这样设问:“岛”是什么意思?“群岛”又是什么意思?“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线索或内容。
  2、抓词句质疑:让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质疑问难,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读书。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内容后,找出最能体现人们对鲁迅先生感情的词“爱戴”,然后根据这个词,由同学们自由提问。同学们抢着回答,“想知道‘爱戴’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样爱戴鲁迅先生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爱戴鲁迅先生?”等等,然后我再让学生带着疑问到文章中去找出正确答案,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说明。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四、改革评价方法,让学生更有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尽量避免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可以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五、注重教学反思,实现课堂高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学过程的“再回首”。反思的核心是“问题”,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提升或超越。其流程是“问题――反思――解决――提升”。教师在课后要善于回顾、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想想哪些环节设计得比较精妙?哪些环节是无效的可以省去?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时候?一个问题问完后没什么人举手回答是什么原因?等等。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付出开创性的努力。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就必将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真是情境,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02699.htm